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深刻阐释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指明了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努力方向。《光明日报》以“‘十三五’人才工作展望”为主题,邀请各界专家学者座谈研讨,共同探讨“十三五”时期人才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十三五”人才工作重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与建设性思考。《光明日报》2015年11月7日刊发了《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十三五”人才工作展望十人谈》,其中刊发了我校王华明教授的发言。北航新闻网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评价激励机制
王华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万人计划”专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但也必须看到,目前社会上束缚人才健康成长、妨碍人才发挥作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首先,人才培养重应试教育、重知识灌输、轻创新创造,培养了大量“考试天才”,创新型人才从源头上就“活水不足”;其次,人才评价标准单一,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人才缺乏科学分类,简单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来衡量;其三,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人才管理模式仍未打破,人才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用人单位缺乏用人自主权,户籍、档案、社会保障等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其四,人才激励和权益保护机制滞后于科技创新步伐,成果转化率不高。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必须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制定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同行评价,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规范整合人才项目,加快建立评价科学、相互衔接的国家人才项目体系,着力解决人才项目政出多门、层级不清、互不衔接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人才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薪酬激励和股权期权激励政策改革,调整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改革完善职业资格管理,推动职称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真正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催化剂、助燃剂。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