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月宫365”计划入舱仪式在北航举行

发布时间: 2017-05-10 / 点击数:

中青在线2017年5月10日(通讯员王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原春琳)报道:

“月宫365”计划入舱仪式在北航举行

中青在线北京5月10日电(通讯员王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原春琳)今天上午,随着刘慧、刘佃磊、胡静斐、高寒4位首批入舱志愿者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舱, “月宫365”计划也正式启动。他们将与其他4位志愿者一起,在接下来的365天里,完成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


志愿者刘慧、胡静斐在月宫一号内挥手致意。孔祥明摄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介绍,本次实验为4人365天,舱内实验志愿者共有8名,分为2组,设置3班,全天候封闭进行科研、学习、生活等。她说,本次试验就是要用我们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四生物链环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研究清楚前人没有研究过的多项技术问题,比如,验证和探索多项深空探测生命保障技术,持续完善和发展保障人类在月球/火星等地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技术,并推动中国航天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

据悉,“月宫一号”即“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验装置”,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该技术,中国是掌握这项技术的第三个国家。这项研究对保障中国载人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闭环回路生命保障技术,是未来月球、火星基地等载人深空探测所需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且由于其难度和复杂性高而优先级最高。

自2004年起,刘红教授团队瞄准国家载人深空探测重大需求,经过近10年的执着奋斗,建立了面向空间生命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及研究方法,2013年10月集成所取得的理论和技术研制出地基综合试验系统“月宫一号”,2014年1月至5月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试验,密闭试验持续了105天。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