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C919国产大飞机试验现场总指挥为北航学子上最后一课——“个人小坐标挂在国家大坐标上”

发布时间: 2017-06-19 / 点击数:

《北京日报》2017年6月19日报道C919国产大飞机试验现场总指挥为北航学子上最后一课:

C919国产大飞机试验现场总指挥为北航学子上最后一课——

“个人小坐标挂在国家大坐标上”

本报讯(记者 任敏) “仰望星空”,不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歌,更是无数北航毕业生的事业追求。上周六,北航201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举行。面对四千余名毕业生,北航校长徐惠彬勉励大家,不仅要有“毕业就接玉兔号回家”的誓言,更要努力掌握卓越学识和过人本领。北航校友、C919试验现场总指挥刘文恭鼓励大学生把个人的小坐标与国家需求的大坐标对接。

今年,北航校内27个学院的3900多名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和96名本科留学生参加毕业典礼。过去四年是怎样度过的?一份大数据精准图解了他们的足迹:据统计,大学期间,2017届本科生平均每人修学85门课程,共3291个学时;他们共借阅135321本图书,人均借书40本;他们之中有5959人次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有41.9%的同学获得各类奖学金;志愿者服务总时长达到33253小时;未来,69.29%的毕业生继续深造学习。

毕业典礼上,北航校友、C919试验现场总指挥刘文恭为大家带来最后一课。他娓娓讲述自己参与C919项目的经历。2000年,MD90干线飞机项目面临下马,刘文恭所在的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成了一个没有型号的单位,很多人都选择离开。即便只能搞搞民品,刘文恭仍在坚守。当年年底,新支线项目筹备组成立,他成为从全国抽调的六十人之一。2008年,中国商飞成立,从此改写了大飞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逻辑。

刘文恭以自己的经历勉励毕业生,青年人把个人的小坐标挂在国家需求的大坐标上,个人价值就一定会在事业成功时实现。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