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北航“月宫365”实验将创密闭舱纪录

发布时间: 2017-07-11 / 点击数:

《中国科学报》2017年7月11日报道我校“月宫365”实验:

北航“月宫365”实验将创密闭舱纪录

本报讯 7月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365”实验在该校“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换班仪式,第二乘员组接替第一乘员组,进舱200天,继续实验任务。

据“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介绍,“月宫365”实验是为期365天的多人次高闭合度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综合实验,8名北航志愿者被分为两组,第一乘员组持续60天;第二乘员组计划入舱200天。此前,在此类系统中驻留生存时间最长的记录由俄罗斯保持,为180天。之后,“月宫365”实验第一乘员组再度入舱,持续105天。

据了解,第一乘员组自5月10日入舱开始密闭实验以来,4人的各项生理指标均被准确记录,舱内各项设备运转正常,大豆、油莎豆、小麦、芋头等作物生长情况良好。

根据前期测试和实验设计,两组乘员共进行约10个小时的工作交接,系统在此时间段内要为8名乘员提供生命保障,考察系统在短时间内抗高负冲击的能力;第二乘员组的代谢高于第一乘员组,实验将研究在不同代谢水平的乘组变换时系统的稳定性,验证和发展系统长期运行的调控技术;实验还将研究人长期在幽闭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自然光节律对人的情绪影响、肠道微生物与人的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等。

据介绍,“月宫一号”即北航建立的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验装置,这项研究对于保障中国载人月球基地与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闭环回路生命保障技术,是未来月球、火星基地等载人深空探测所需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且由于其难度和复杂性高而优先级最高。(王之康)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