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2017年11月27日(记者 刘筱)报道:
法国外长勒得里昂一行访问北航


11月25日上午,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长让-伊夫•勒德里昂一行访问北航,并出席中法工程师学院“企业开放日”。校长徐惠彬院士、副校长黄海军接待了勒德里昂先生一行。法国驻华大使黎想阁下、部长夫人玛丽昂•勒德里昂女士、法国政府及驻华使馆官员等随行并出席各项活动。
双方在如心会议中心举行会谈。徐惠彬校长欢迎勒德里昂先生一行访问北航,并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教学科研实力。勒德里昂先生向北航表示感谢,并指出两国高校间的合作是人文交流机制核心议题之一,期待通过此行对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合作办学成果有更深入的了解。双方互相赠送礼物。


在教学区2号楼310室、“企业开放日”活动现场,徐惠彬校长向来宾介绍勒德里昂先生和黎想阁下,欢迎他们莅临北航,并对诸多中法企业支持学院发展表示赞誉。他指出,中法工程师学院是中法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典范,建院12年来坚持高水平办学,毕业生活跃在中法两国经济、贸易、文化、科研一线,成为两国交流的使者。
勒德里昂先生在致辞中称赞北航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合作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他表示,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兼收中法两国学生,真正为两国人文交流增添活力,体现了中法两国教育的充分合作。中法两国关系友好、交流密切,希望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发展蒸蒸日上。
勒德里昂先生和徐惠彬校长与参会企业交流,参观中小企业展区,充分了解校企合作情况;询问了中外学生的学习生活,勉励学子们早日成才。


交流中,中法工程师学院学生代表向勒德里昂先生赠送礼物,并请他将一封北航学生写的公开信转达给法国总统马克龙。信中提出,法国航空工业全球领先,北航也是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杰出院校,同学们期盼并欢迎来年马克龙总统访华时能来北航访问。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企业开放日”自2008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是第10届。在现场,包括空中客车、中航国际、法国电力、斯伦贝谢、通用电气、米其林、华为在内的30余家世界知名企业与学生零距离交流,宣讲企业理念,并提供就业或实习机会。由于中法工程师学院培养通用工程师,学生既有中法双语语言优势,也有工科专业知识,还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能够适应多种业务和岗位需求,颇受企业欢迎。
“中法工程师学院的毕业生跟我们岗位的匹配度较高,领导评价很好,我们每年都会专门来招聘。”中航国际项目经理、中法工程师学院2007级校友石玥说。全球领先的研究集团、法国益普索招聘副总监杨莹说,集团业务跟中法工程师学院的课程和研究课题比较对口,也有项目合作,学生们的表现很不错。
中法工程师学院大三学生张路杨表示,“企业开放日”既有助于毕业生求职,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又可以让低年级同学提前对企业有所认知,早日规划未来的工作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果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贯彻。学院借鉴和发扬了法国工程师人才培养的企业合作伙伴制度,以校企深度合作为鲜明特色,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创建之初,学院就与20余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这些伙伴企业积极参与学院发展规划、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教学环节的实施,为学生提供研究课题、实习实践场所、就业机会和奖助经费等资金支持。企业的全方位参与,为学院人才培养注入了活力;优秀学生通过与企业的接触,择业就业目标更为明确,也与企业建立了感情,愿意投身到企业建设,可谓相得益彰、互惠共赢。
据悉,11月24日至27日,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长让-伊夫•勒德里昂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于24日与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共同主持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也是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成果。
在中法两国教育部的支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共同创建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2005年开始招生。学院系统引入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实施“本科-硕士”与“预科-工程师”融合的本-硕连贯培养,学生毕业时获得中国硕士学位和法国通用工程师文凭。办学十多年来,学院先后接待法国三位总理、三位教育部长、历任驻华大使来访考察,并有百余所国内外大学前来参观访问,已成为中法教育合作的典范,为北航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助力。此次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先生访问北航并出席中法工程师学院“企业开放日”,是对学校合作办学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果的充分肯定。
创办至今,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已培养了524名毕业生,其中继续深造或到国际企业就业的学生占六成以上,其他进入政府、科研院所等,投身于航空航天、能源、金融贸易、电子信息等前沿领域。今年9月,学院又迎来了115名中国新生、6名法国新生。“我们期待着通过国际教育合作、教育融合和工业合作取得长足发展与突破,使我们不仅以获得国际上的工程师品牌为荣,更要以创建自己的工程师品牌为己任。”中法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洪冠新说。
相关链接:
中法工程师学院2007级校友石玥在中航国际担任项目经理,她在现场向师弟师妹们介绍了公司的招聘需求。“中法工程师学院的毕业生跟我们岗位的匹配度比较高,领导评价很好。”石玥说,中航国际集团旗下业务广泛,由于中法工程师学院培养通用工程师,学生既有中法双语语言优势,也有工科专业知识,还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能够适应集团多种业务和岗位的需求,因此公司每年都会专门预留一定的招聘名额。石玥说,自己所在的部门就有十几个人毕业于中法工程师学院。作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知名学府,北航与中航国际也始终联系密切,诸多毕业生到中航国际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成立于1975年的法国益普索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研究集团。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们宣讲集团情况,招聘副总监杨莹紧急加印了一批介绍材料。“中法工程师学院的课程和研究课题跟我们的业务比较对口,我们已经和学院有不少合作项目,学生们的表现很不错。”杨莹手中已经攒了厚厚一沓简历,她希望通过与学生们的进一步接触发现更多人才。中法工程师学院大三学生张路杨表示,“企业开放日”既有助于毕业生求职,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又可以让低年级同学提前对企业有所认知,早日规划未来的工作方向。“今天各个年级的同学来了很多,能见到徐校长、部长先生和大使阁下很激动,跟企业的交流也很有收获。”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是由中法两国教育部的支持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法国境内巴黎、里昂、里尔、南特、马赛5所中央理工大学组成)共同创建的,2005年开始招生。学院系统引入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立足北航空天信融合特色的学科优势和教育实力,旨在培养高水平国际通用工程师和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思维、协同创新”能力,能胜任世界多样性和快速变化挑战的工程领导领军人才。
作为中法两国高等工程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个通过法国教育部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和欧洲工程师教育体系(EUR-ACE)认证,具有颁发法国通用工程师文凭的资质。2011年,学院牵头成立了由全国17所高校组成的“中法教育合作联盟”、由北京16所高校组成的“北京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联盟”,并设立了国家级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法国研究中心,建立了工业科学与技术国际化创新实训基地。学生每年有1/3毕业生获得各类资助出国深造或攻读博士学位、180余名学生在境外高校交流和学习。在六届共524名毕业生中,四成赴法国,一半在北京、上海;其中继续深造或到国际企业就业的学生占六成以上,其他进入政府、科研院所等,投身于航空航天、能源、金融贸易、电子信息等前沿领域。
编辑: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