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TV《中国教育报道》:航天员与高校师生座谈:担当时代重任 放飞青春梦想

发布时间: 2018-04-26 / 点击数:

CETV《中国教育报道》2018年4月24日(记者 常文晋 王军)报道:

航天员与高校师生座谈:担当时代重任 放飞青春梦想

【主持人】:今天是第三个中国航天日,我们都知道,航天员群体是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成长的英雄群体。这两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刘旺、王亚平和邓清明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来自北大、清华、北航等6所高校的青年学生代表座谈交流。

【同期】:航天员王亚平:中国航天代表的就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形象,当我们乘着神州飞船遨游太空时,当我面对6000多万中小学生在太空授课的时候,当我站在世界太空探索者大会的讲台上的时候,当我们和远道而来的欧洲航天员共同进行海上训练的时候,我更加深刻的知道,中国航天在世界上的分量,中国航天员肩负的使命。

【解说】:航天员一次次的飞天之旅的荣耀和自豪,给许多学子心中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让他们备受鼓舞,期待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包容创新的科研态度,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科研中。

【同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学生李昌强:我也想进入部队之后继续做一名航天的科研工作者,然后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同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学生刘光辉:继续坚持在航天方面做一些基础科研,为将来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自己的努力。

【解说】: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20年间,航天员邓清明三次与飞天失之交臂,是目前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首批现役航天员。时至今日,他仍初心不改,坚持训练,时刻准备接受挑选,为国出征。

【同期】:邓清明航天员:面临挫折怎么办呢?我觉得挫折其实也是成功路上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爬山一样,很多的旅友,你同一个山头要爬上更高的山头你必须要走向一个低谷,低谷往往是你往前走的一个必经之路,是你往前走的一个积蓄力量的一种形式。

【同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学生李昌强:就是坚持,我觉得特别是邓航天员,给我的鼓励就是一种一直要坚持下去,因为航天员可能,我们航天人进入航天事业之后他可能就是一个螺丝钉,我们也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这样长久的坚持,以及甘于忍受那种平凡与默默无闻的这种坚持是让我今天为之动容的。

【解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博士刘光辉,从3名航天员的讲述中感受到了他们对当代青年的殷切希望,在“月宫365”试验中担任2组志愿者团队队长的他,完成了200天有人密闭试验。

【同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学生刘光辉:5月15号的时候,我将会进行出舱仪式,到时候希望大家可以关注到我们。

编辑: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