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锦绣中华”走进高校,110件织锦惊艳亮相北航

发布时间: 2018-05-05 / 点击数:

国家民委2018年5月4日报道:

“锦绣中华”走进高校,110件织锦惊艳亮相北航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锦秀中华——中国民族织锦艺术精品高校特展》4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拉开帷幕。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马自树、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钟廷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军锋、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张志文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蔡劲松教授主持。

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的《清孔雀羽织革丝云锦大龙袍》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展览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主办,南京云锦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工艺美术研究所协办,中国民族博物馆展览部、北航高研院/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承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军锋:

该展览聚焦中国民族织锦艺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遗产梳理+展览实物融合”的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馆校合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在高校校园里进行的一次生动的文化传播实践活动。

观众欣赏“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张志文:

中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云锦、蜀锦、宋锦、壮锦、藏锦、土家锦、黎锦、苗锦、瑶锦、傣锦和艾德莱斯绸等为代表的多民族织锦,成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上最为绚丽灿烂的文化符号。

本次展出的110余幅织锦,是从中国民族博物馆历年收藏的500余幅民族织锦中精选出来的精品。展览共涉及16个民族、18个锦种,其中云锦与蜀锦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16种织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选用土家锦织机和100余张织锦工艺照片进一步延伸展览内容,丰富陈列形式,为广大高校师生量身打造一场视觉艺术的盛宴,也是献给广大各族青年学子的节日礼物。

展厅全景

中国民族博物馆展览部主任覃代伦研究员:

本次展览的亮点是清代孔雀羽织革丝云锦大龙袍、清代妆花龙纹藏锦、五彩妆花九龙图云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高仿蜀锦和莽龙纹壮锦壁挂。

本次展览的重点文物是中国民族博物馆从青藏高原征集的六幅唐锦。吐蕃禄东赞专使向唐太宗请婚,文成公主进藏,汉地生产的联珠含绶带对鸟纹锦、联珠对饮人纹锦、联珠四天王狩猎纹锦等在青藏高原的考古中多有发现,这些品相完好的唐代织锦的集中展出,从织锦文物的角度,见证了大唐盛世汉藏民族的交往、交融和交流。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25日,其间还将举办《锦说中华——中国民族织锦艺术审美史纲》主题讲座等系列活动。

编辑:崔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