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26所大学共同签署“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建议书”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18-07-09

北青网2018年7月9日报道:

26所大学共同签署“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建议书”

7月8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首届“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研讨会”在该校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26所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负责人参会并签署了“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建议书”。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虽然有“智能”相关的专业,但目前还没有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虽然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开设了人工智能实验班,但仍然必须借助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等专业授予学位。为此,是否应该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以及如何进行人工智能本科人才培养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

此次研讨会就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与方式,面向多学科需求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教材出版规划和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关于是否应该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李波教授作了题为《关于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设置的调研与思考》的报告。他对27所一流大学做了调研分析,据统计,其中有25所大学今年计划新申报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待教育部审批通过后,将成为首批真正招收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学校。

他分析指出,由于目前对智能科学的研究还很不深入,而且关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一般在生命学科,所以在信息领域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是合适的,特别是对于智能科学方面师资力量弱的学校更为合适。另外,人工智能专业与行业完全对应,有助于毕业生就业。

关于如何进行人工智能专业设置和建设也是会议研讨的热点话题。人工智能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有三大学派。第一是符号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数理逻辑,其专家系统等研究方向在八十年代把人工智能推向高潮;第二是连接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仿生学,特别是对人脑模型的研究,当前很热的深度学习属于这一学派;第三是行为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控制论,采用感知-动作模式的行走机器人是这一学派的典型代表。

会上,北京大学邓志鸿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情况。北京大学于2002年成立了智能科学系,2003年创办了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

据介绍,为解决人工智能专业教育高质量教材紧缺的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负责人表示出版社已经成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将为教材的编写和推广提供全方位支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

经过深入讨论,会议形成了《关于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建议书》。与会专家认为,随着人类社会从信息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应用正在深入到各行各业,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具有持续性、长期性,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应该尽快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与行业的对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针对人工智能普适性、渗透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建议科学设置人工智能的专业类,强调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与优势,制定有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此次会议对于解决当前高校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方面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文 张丽)

编辑:宋超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4 月
12
04 月
12
04 月
11
04 月
10
04 月
09
04 月
07
04 月
07
04 月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