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北航】《中国青年报》头版:“挑战杯”三十而立 重温初心再出发

发布时间: 2019-11-14 / 点击数:

《中国青年报》头版2019年11月14日报道:

以务实举措增强群众性、客观性、交流性

“挑战杯”三十而立 重温初心再出发

“10、9……3、2、1,点火!”11月9日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司令员崔吉俊发出指令,现场的7位领导共同按下启动键,“科创号”火箭模拟点燃飞天的场景,一团宛若火箭腾空后的乳白烟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升腾而起。顿时,场内欢声雷动。

第十六届“挑战杯”决赛就此拉开帷幕,这个被公认为大学生科技赛事中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广、参与者最多的“奥林匹克”盛会,在迈入第30个年头后,踏上新的征程。

拥有30年历史的“挑战杯”,这一次显得特别“不一样”。甚至可以说,第十六届“挑战杯”是其发展历程中,改革力度最大的几次之一。

“挑战杯”将始终坚守群众参与的本色

“在面向高校学生的科创赛事中,‘挑战杯’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和旗帜,它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教授看来,30年来,“挑战杯”在营造高校科创氛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无论是一流名校,还是普通院校,都高度重视‘挑战杯’这个品牌。我们理应用心呵护、十分珍视这个平台,把它越办越好。”

1989年,黄维在北京大学求学。当年,作为第二十届全国学联主席,他亲身参与了“挑战杯”的创建和推广,就此与“挑战杯”结下不解之缘。

彼时,清华大学等高校会同全国学联、中国科协以及《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等单位,创办了“挑战杯”。

当选院士后,极度繁忙的他仍然坚持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上,他指导的5人学生团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夺得全国决赛一等奖。

30年来,黄维院士关注着“挑战杯”迈出的每一个脚步:第一届时,只有19所高校、300多人参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30年后的今天,“挑战杯”汇聚了2000多所高校、200多万名大学生,“接天莲叶无穷碧”。

“金字塔”的塔尖固然承载了最多的瞩目和赞美,但真正的荣耀属于231万块巨石中的每一块。“挑战杯”30年选拔培养出了一批“站在塔尖”的创新型科技弄潮儿,见证了他们高举金杯的意气奋发。从“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走出了两位院士、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更重要的是,这30年里,“挑战杯”陪伴着2000多万大学生,在追逐科技梦、创新梦的旅程中,体验科技的魅力、奠定科研的意识、练就科创的本领。

“对于‘挑战杯’来说,本质是科创育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总结说。根据团中央书记处要求,“挑战杯”改革的方向,就是增强群众性、客观性、交流性。

“挑战杯”的初心在于汇聚和引导更多大学生科技报国的拳拳热情。在“挑战杯”的赛场上,无论是校赛、省赛还是决赛,即便羽翼未丰,每一个青年学子都是主角。

在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终审决赛开幕式上,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在致辞中,对“挑战杯”的未来愿景作出规划时,也重温了这一初心。新时代的“挑战杯”将始终坚守群众参与的本色,成为面向最广大青年学子的实践平台;将持续深化科创启蒙的定位,成为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精神的第二课堂;将推动形成团队参赛的导向,成为提升青年学生协作能力和集体观念的有形载体。

进入而立之年的“挑战杯”,将坚定地走向鼓励学子参与、启迪科学思想、倡导团队合作的方向。

校级赛事组织得分纳入总成绩

“我们正在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增强‘挑战杯’的群众性、客观性、交流性。”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负责人介绍,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群众性”,第十六届“挑战杯”在两个维度上进行了探索。

第一个维度,是让更多高校有感受荣光的机会。

“挑战杯”和“优胜杯”象征着赛事的至高荣誉。在参赛人员数量越来越多、作品总体水平越来越高、科技分量越来越重的背景下,奖杯数量直接决定了竞争的残酷性,进而影响到参与竞赛的群众性。

第十六届“挑战杯”大赛上,特别增加了“优胜杯”的数量。由此,僧多粥少的问题有所缓解,更多的高校能得偿夙愿。

和过去一样,竞赛团体成绩最佳的学校将被授予“挑战杯”。本届大赛中,团体总分前31名的其余学校将获得“优胜杯”,范围有所扩大。更值得关注的是,大赛创造性地增设了10个“优胜杯”名额,授予位列本省份第一名的高校中、除去团体总分前31名高校后排名前10名的其余学校。

这意味着,能够喜捧“优胜杯”的,将不再全是那些“熟面孔”。

因为起步早、氛围浓等原因,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高校在“挑战杯”上取得了相对优势,其他地区的学校一直在奋起直追,但纵已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仍可能“望杯兴叹”。增加10个“优胜杯”并将其限定于各省“状元”,将让更多相对薄弱地区的高校看到曙光,一旦能拔得本省(区、市)的头筹,就有机会捧杯,“野百合也可能拥有自己的春天”,从而激发各个地区高校的参与热情。

第二个维度,是优化评判规则,不再单纯由决赛选手表现的“一锤子买卖”决定奖杯归属,“没有冠军但人人上场”的学校能获得更高分值。

具体的办法是,团体总分由“现场作品得分”和“校级赛事组织得分”两部分组成。

“现场作品得分”根据获得特等奖作品、一等奖作品、二等奖作品、三等奖作品,以及上报至全国组委会但未通过预审的作品的分布情况进行测算。

本届大赛上推出的“校级赛事组织得分”是一项崭新的制度设计,采取加分制,通过一系列可量化的分值,来评判学校科技创新的总体工作,并将其纳入总分。

这些指标包括:学校是否正式下发相关工作实施意见、通知等文件?是否指定政策,激励师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否制定了赛事评审工作的规范化评审程序?是否有规范化评审记录?是否对获奖作品进行公开展示?是否有投诉监督机制?是否有校园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

此外,学生和教师参与的比例、校级赛事参赛项目总数与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也被纳入考察的范畴,这使得不同层级、不同体量的院校之间有了可比性。

尽管此项探索刚刚开始,但其“指挥棒”功能已经开始显现。在第十六届“挑战杯”上,不同学校的“校级赛事组织得分”形成了级差。

这种淡化“唯金牌论”的举措,传递出明晰的信号:“挑战杯”不愿被贴上“精英学生的游戏”的标签,而是要致力于成为更多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属于极少数,而属于大多数,它是“竞技”赛场,更是“群众”赛场。

那些在“挑战杯”中完成了高精尖项目的学生,理所当然应该获得鲜花和祝贺;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另一些人的成果尽管未必那么高大上,但接受了科学精神的启蒙、体验了科学研究的快乐、作出了挑战自我的尝试,他们也应该获得掌声。

重温初心的“挑战杯”要求高校不能只“抓尖子”,全力培育个别有望冲击奖项的项目,打造“盆景工程”,而是必须接上地气,真抓实干,让学生全面参与,实现既在点上突破、又在面上推开。

不难预见,愿景的实现绝非一日之功,但是第十六届“挑战杯”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动真格,10件作品被判定不具备参赛资格

对任何赛事来说,评比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公正程度决定了赛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挑战杯”亦莫能外。

在已经较为完备的规则基础上,第十六届“挑战杯”引入新的举措,进一步提振和强化“客观性”。整个赛事的所有环节,都有相关的制度约束。

“挑战杯”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保证参赛作品都是货真价实的在校大学生的作品,而不是国家课题或者教授作品“穿着大学生的马甲”前来参赛?

第十六届“挑战杯”对此做出了最大程度的努力。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对1515件参赛作品进行了两轮资格审查,针对资格审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均给出了明确的修改意见。

大赛成立了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7月5日,通过公开抽签的方式,产生了10位高校委员,邀请部分省级团委及高校团委代表现场监督抽签,并全程录像。

9月3日,召开了作品资格评判会议,对在网络评审环节中被评委质疑资格的37件作品进行了评判,并请受质疑作品作者及教师现场接受质询,经现场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10件作品被判定不具备参赛资格,作品成绩被取消。

这样动真格的举动,保护了那些严格按照规则参赛的大学生的权益。

第十六届“挑战杯”还引入了更多的监督,将一切都展示在阳光下,严格执行公示制度,每件作品都要接受同学和竞争者的监督。

大赛还引入了惩戒机制,一旦查实属于不诚信行为,项目本身一票否决,存在该类情况的高校在参评集体奖项时,也将一票否决。

此外,为了公平,本届大赛中,博士生第一次不纳入参赛范围。

“挑战杯”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是,在评审环节,如何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如何避免评委被“公关”?

首先,遴选出高水平的评委。“挑战杯”的全国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非高校的具有高级职称的60名左右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或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骨干和30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组成。

其次,对评委信息进行回避和保密。成员名单实行保密。在评审结束之前,评委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宣布、泄露评审情况和结果。评委不得参与其本人亲属、学生或与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个人和单位的有关作品评审工作。

第三,评委和选手之间“双盲”。在网评环节,参赛项目和评审专家都是一个代号,随机配对,“互盲”格局导致“公关”评委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攻关”项目。

第四,评判的过程公开。在第十六届“挑战杯”上,终审决赛环节全部实行公开答辩。答辩现场将在其他教室同步直播,参赛选手可以观看,每个选手的答辩都能被别人看到。

第五,对评委也有必要的监督。第十六届“挑战杯”新设立了评审监督委员会,起到对评审和工作人员监督的作用。

在预审工作开始前,评审监督委员会就在网上公布了秘书处邮箱。前期预审工作结束后,评审监督委员会秘书处收到了一些邮件,都进行了答复,有的邮件还转给了省级赛事组委会,请其形成处理意见报送秘书处。

最后,大赛还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项目作者到场之前就采集了照片,杜绝了请“外援”或“高参”到答辩现场当“替身”的可能。

政府的信用背书助推市场化转化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化难度极大。“挑战杯”在这一痛点发力,帮助那些有前景的项目更早更好地实现转化。

“挑战杯”主办方邀请入围决赛的参赛作品现场布展,向社会展示研究成果,并邀请高校领导、参赛学生、企业等观摩交流,据悉,超过500家企业到场。此外,还组织了线上的展示。

对于很多参赛选手来说,众多政府机关和群团组织所提供的信用背书弥足珍贵,将极大节省成果转化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同时,赛事主办方还组织获奖学生参观高新区、中关村,与社会对接。

“回顾我的科研实践,无论何时,一颗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心,都是关键所在。”黄维院士说,“挑战杯”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该项大赛只要能继续坚持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心,就会焕发出更加闪亮的光彩。”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