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刊发我校王华明院士的讲述:科研育人,常怀空天报国志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1-09-15

《光明日报》2021年9月15日以《不负嘱托,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题刊发部分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发言,其中刊登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学术带头人王华明的讲述:科研育人,常怀空天报国志。

 

科研育人,常怀空天报国志 

讲述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学术带头人 王华明

科技强国、空天报国,是我们团队每位成员的理想追求。1992年,我怀揣着这样的信念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30年来,逐步会聚成一支以我为学术带头人、以10余名80后为核心骨干的创新团队。团队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和科研报国的责任,形成了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心无旁骛的团队工作精神和自强自信、奉献牺牲、顽强拼搏的团队工作作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王华明院士(右)和其团队成员在实验室现场进行研讨。宋超摄/光明图片

在人才培养方面,团队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的科研实践中,锻炼、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在已毕业的120余名研究生中,涌现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完成人4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人、卓越青年科学家2人、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完成人14人次,3人分立大型运输机首飞一、二等功。

在科研方面,团队形成了重大装备“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和重大装备“严酷环境关键摩擦副特种表面工程技术”等特色方向,建立了2个国家级研究基地。团队与我国重大装备产业部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在一系列重大装备研制、生产和工程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不忘立德树人之初心,培养更多基础深厚、能力过硬、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牢记科技报国使命,发扬“十年磨一剑”乃至“终身磨一剑”的奋斗精神,不断攻克先进材料和制造的核心关键技术,为国家重大装备技术发展和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出应有贡献。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靳晓燕、刘博超、任爽、王斯敏

编辑:贾爱平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10 月
16
10 月
16
10 月
13
10 月
13
10 月
12
10 月
08
09 月
29
09 月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