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2023年8月2日(新京报记者刘洋 实习生 冉孟雨)报道:
开放文博馆、设计研学路线,大学变身中小学生暑假好“趣”处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内,学生正在参观飞机。受访者供图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内,大学生志愿者为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讲解。受访者供图
研学活动最后,中学生们在大学生的指导下作实践报告。张鼎宸 摄
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地理研修员、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祝子晖(右二)为学生们讲解京西古道蹄窝的形成等知识。张鼎宸 摄
带学生走进高校,感受校园风光、体验学术魅力和治学精神;带学生走进校内博物馆,在馆藏和科学家故事中根植爱国情怀;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在一山一水间探寻地理的奥秘……这个暑假,北京高校精心设计的多彩活动,彻底点燃了中小学生的热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热爱航空航天的种子
暑期已经过半,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和校史馆的运转一刻没有停歇,自放假至今已经接待了中小学生58个团队、近4000人的参观学习。新京报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为发挥社会功能和科普职能,在这个暑假,该校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面向大中小学团体开展了团队预约服务,同时提供社会大讲堂的科普服务,该校40余名大学生志愿成为讲解员,上岗助力青少年们科学逛馆。
面向中小学生科普需求,暑期向团体开放文博馆
根据公开资料,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前身为北京航空馆,自1985年成立至今,已经成为集教学、科普、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接待260万余人次的教学、参观、社会活动。其中主要是面对大、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活动、进行国防知识的普及教育。特别是对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展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历史和成就,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空天报国精神,启迪青年人的创新思维。该校校史馆在2022年建校70周年建成并开放,展馆主要以空天报国精神为主线,全方位展现北航七十载办学历程。平时,北航的师生们经常在这里上课、参观,了解北航的精神标识以及根植航空航天精神和爱国情怀。
“早在暑假之前,我们便接到了很多对口单位、中小学的电话,申请来北航进行参观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尤其中小学团体比较积极,希望开放文博馆的呼声很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史与文博馆馆长支媛媛介绍,疫情期间,两个场馆主要对校内师生开放,自今年国家实施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来,便逐渐面向校友及师生亲友开放。暑期以来,北航文博馆继续发挥社会功能和科普职能,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有序而充分地向中小学生开放。
就此,该校在假期前便着手进行准备工作。为照顾团体预约,该校重新做了一套针对暑期的预约系统,并将预约流程和注意事项通过公众号发布,接受社会非营利团体的预约申请。
北航师生于1958年亲手打造的新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全世界唯二的“黑寡妇”战斗机,中国第三代战斗机“歼10战斗机猛龙”,全亚洲唯一的、可垂直起降的英国鹞式战斗机,这些飞机被称为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支媛媛介绍,对外开放需要有一支讲解队伍为参观团队详细介绍馆藏和背后的专业知识,让参观者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中国航空航天史有全面、通俗的了解,“让他们不仅可以看到珍贵的馆藏,又能了解背后的趣事,接受生动的科普教育”。
“今年开放两馆的一大特色就是将学生志愿服务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非专业讲解员、非航空航天专业的大学生也可志愿参与,进行相关服务工作。”支媛媛说道。
每个学生讲解员都有专属“个人讲解稿”
于是,今年六月,一支名为“北航文博暑期实践队”的大学生队伍就此成立。“同学们的热情推动着队伍不断完善,执行能力超乎了我的想象。”北航统计学专业博士生张严文是实践队队长,这支队伍主要负责安排参观团队的时间、给讲解员排班、培训新讲解员。
但实际工作中,张严文发现,统一的讲解稿“不够用”。北航文博暑期实践队的老师们要求,每位讲解员都要依据知识储备和风格准备专属的“个人讲解稿”,她也开始重视自我积累。
编号为09830的小行星为何命名为“北航星”?这个“冷知识”便是张严文跟一位资深讲解员学到的:因为它的发现日期为“10月25日”,与北航建校日期一致。“我听到后就将这个知识点记了下来,成为我讲解稿中的一部分。”张严文说道。
其次,观众的提问和神态也会影响讲解工作。“我们会观察听众的表情、神态,判断他们的兴趣点,酌情增加和减少讲解内容,”在张严文展示的讲解稿中,密密麻麻地标注了各种记号,“观众会提出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虽然没办法第一时间回答,但我会记在讲解稿中,为下一次讲解做准备。”
北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一年级研究生杜雨潇是北航文博暑期实践队的成员之一,在她看来,讲解稿是帮助自己回顾大学生活的“纪念册”。在平时的学习中,她曾多次参观校内的文博馆,被讲解员的精神风貌吸引,此次听说暑期有机会成为讲解员,便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十分向往能成为为他人传播知识、传递北航‘空天报国’精神的榜样,尤其为青少年心中播下航空航天科普的种子。”杜雨潇说道。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在讲解上“下功夫”
“只要十个孩子里,有一个在认真听,我们就会从工作中获得价值感。”张严文很享受讲解的过程。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讲解的互动中,一名三年级小学生非常流利地把她讲解稿中的主要内容复述,“这让我非常惊喜,感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后继有人。”
为了让小朋友理解航空航天知识,大学生们下了不少功夫。杜雨潇说,孩子们对飞机、火箭模型很感兴趣,她会围绕这些讲解与孩子们生活贴近的知识,还会利用互动答题设备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讲述北航教授桂海潮“变身”航天员的故事,这些都能激起孩子们对于航空航天的向往。
该校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刘炅认为,在不断的讲解中加深了自己对于展品的认识。“在博物馆里,文物很重要,参观者也很重要。我在馆内见到了航空航天爱好者,也会遇见对展品‘动手动脚’的小朋友。”因此,刘炅会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兴趣点的中小学生选择性讲解,比如,对于有一定物理基础的中学生,她会着重从发动机原理、受力情况等进行科学普及,而对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小朋友,她就通过讲故事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能来博物馆就踏出了了解航空航天的第一步,我们希望通过前辈的贡献、研发故事,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热爱的种子。”
首都师范大学
集聚专业力量、依托门头沟资源,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研学路线
踏上京西古道,研究古道地质地貌,身临其境领略“古道西风瘦马”的文化意境;行走在永定河畔,探究北京母亲河山峡段的水文特征,一睹“高峡出平湖”的景观;用手用心感触石炭系地层,探究岩性及地质遗迹……这个暑假,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合作,带领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的学生们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笃学重实践·地理勇攀登”的大中小学生实践研学活动。首都师范大学资环学院党委副书记尹刚介绍,学院将依托地理师范专业资源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深度挖掘地质文化资源,设计成一条让中小学生能够参与进来的地理知识研学路线。
引导中小学生在历史地貌上做研究
“你还记得‘蹄窝’是怎么形成的吗?”……7月13日,妙峰山民族学校的学生们正在基于白天所学的知识制作“研学路线图”,首都师大资环学院的学生们则指导他们如何画出河流走向,启发他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地质问题。
这是首都师范大学资环学院在暑期联合门头沟区教委进行的一次暑期研学活动。尹刚介绍,此前在落实“双减”的工作中,该学院将校内的“准老师”和地理学科资源整合成课程,服务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此次和门头沟区教委的研学活动是针对中小学生开展暑期服务的延伸。其间,门头沟区教委、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首都师大资环学院以及妙峰山民族学校师生共70余人参加活动,除高校专家和地理师范生,门头沟区地理特级、正高级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均参与其中,为中小学生提供指导。
“这不是旅游,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要突出研究的特色。”尹刚以京西古道举例,学生们在地表上会发现深浅、大小不一的“蹄窝”遗迹,要根据“古道西风瘦马”这一历史去发掘“蹄窝”是怎样形成的,以及亲手摸一摸这个“蹄窝”的形态。
学习现场,的确有中学生发现了凹陷的“蹄窝”,它被学生们形容为“断断续续地出现”“且只出现在人行走的路上”。对此,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地理研修员、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祝子晖解释道,“这是由骡子、马匹等长期行走所留存下的痕迹。”为什么不是通过水流的作用形成?祝子晖进一步带孩子们观察“蹄窝”延伸的方向,“这都是有规律的向下坡路延伸,并不是无规律随机形成的。由于马蹄的受力点是在下方,也让蹄窝形成了下陡上缓的形状。人们在选择道路时都避免了坑洼的路,但是有些基岩路无法避免,于是留下了断续出现的蹄窝。”祝子晖说道。
研学内容涉及地理、历史、生态文化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了门头沟区丰富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实地观察学习、走访调查的方式,围绕探究地质奥秘、研学地理要素、感悟历史文化、涵养生态思维和传承红色基因五个主题展开研学实践。
尹刚介绍,大中小学生们分为五组,分别深入担礼村腾午山庄黄土坡面、永定河水文测量站,丁家滩铁路沿线、京西古道牛角岭段、水峪嘴村东采石场和平西情报联络站进行研学和考察,不仅学习点位的地理知识、文化历史知识,还要分组进行汇报,在绘制路线和地图中锻炼研究能力。
在研学汇报环节,有学生以“现代人可以架桥穿洞,那古人怎么行走呢?”为引,讲述了京西古道的修建过程;有学生为解决水深测量的问题,用已有知识提出“把石头绑在绳子上,扔进水里,看绳子被淹没了多少即可知道水深是多少”的方法。在师生互动中,最令学生喜欢的是“岩石硬度的测量方法”知识,当老师说出“可以用小刀和指甲的硬度与岩石的硬度作对比分辨出岩石的硬度”时,学生们不禁张大了嘴巴,表示“学到了”。
同时,学生们也掌握了门头沟的历史文化。有同学了解到,门头沟是培养中国地质学家的摇篮,是中国第一部地质学著作《北京西山地质志》的研究地,该同学表示,“深深为这片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到骄傲,更感受到了身为门头沟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自2022年以来,门头沟区聚焦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标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展跨学科主题研学实践,引导学生走进绿水青山,在真实的生产生活情境中,开展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这个暑期,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将借助门头沟的研学实践资源,开发针对中小学生的研学路线,作为他们校内地理学科学习的补充。
媒体链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23-07/25/node_154.htm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