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北航精神 放飞时代梦想

发布时间: 2019-09-29 / 点击数:

弘扬北航精神  放飞时代梦想

黄瑶

在喜迎新中国诞辰7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新学年的开学季。一群群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兴高彩烈的到校报道,我作为接待老师和每个同学打着招呼,迎接新学子的到来...... 看着这些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学生我从心底感到高兴。回想当年,我也和这些年轻人一样,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来到北航!是北航精神教育、鞭策、鼓舞着我,使我在报效祖国,空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地放飞时代的梦想......

开学第一天,走近校史馆那一张张精彩的照片,讲解员生动的介绍让我至今不忘,“爱国奉献、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使我铭记在心。

北航精神 筑就梦想。正是在北航精神的激励下,学校于1953年在北京市北郊柏彦庄四周没有公路的一片农田土洼上,从起初的13万平方米发展到现在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并拥有两个校区的建筑规模。学校从最初仅有飞机系和航空发动机系的北京航空学院,发展到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60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回望过往,当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还落后于世界的时候,当国家的领空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是北航人承担起了这份责任,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北航师生不分昼夜的学习工作、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大干一百天,飞机送上天”口号鼓舞下,于1958年9月24日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开启了“北航梦”的壮美篇章,从此,使我们国家从航天弱国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航天强国。

北航精神 助力梦想。北航人一直秉承北航精神,将教学、科研、创新与国家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党、国家、人民装在心中,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转化为强烈的持之以恒的工作学习动力,为梦想的升空与实现安上大马力推进器。

从长征一号的设计师韩厚健,长征二号的总设计师屠守锷、王永志、荆木春,再到长征三号、长征四号……长征七号,都凝聚着北航人的热血与汗水。从航舰战斗机歼-15,到国产大型客机C919、无人机等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均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在国之重器的核心技术攻坚攻关中,皆闪现着北航人坚毅的身影和不凡的事迹。在航空动力、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瓶颈领域取得突破,多项标志性成果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弘扬北航精神 筑梦圆梦 放飞梦想。北航人肩负使命,坚守初心,让北航精神代代传承。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陆士嘉,敢为人先的冯如,到北航楷模杨为民,航空报国的罗阳……北航先辈们在工棚里上课、路灯下读书、田野上实验的奋斗精神感召着当代青年在实验室攻关,在昼夜交替中奋战,在辗转反侧中求索。进入新世纪,继往开来,年轻学子更将毕业设计画上了蓝天,先后设计制造了“北航1号”“北航2号”“北航3号”探空火箭,践行“服务国家,锐意创新”的承诺。北航师生用自己的坚韧与坚守,一笔一笔书写着代代北航人的“航空梦”,放飞时代梦想。

在北航精神的鞭策下,在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在研究团队的相互启发下,读博期间,我深入研读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经典读物。结合我国的教育、德育、研究生培养、知识生产等具体实际,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人才培养,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研究提高教育理论学术水平,瞄准学校培养未来领军领导人才的目标,坚持“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育人理念,潜心研究,到企业、学校、机关和科研单位开展大量的社会调研,遍寻多家图书馆、档案馆查阅资料,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每当困了累了的时候,北航前辈们“大干一百天,飞机送上天”那种拼搏的情境就会浮现在我眼前,使我倍感精神提振、充满力量。在3年博士学业中,我共撰写发表了《“三螺旋”到“四螺旋”:知识生产模式的动力机制演变》等6篇CSSCI级别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博士生跨学科培养促进机制研究》即将出版,顺利地通过了答辩,圆满地完成了博士阶段学习,被学校评为“十佳研究生”。

如今我以“立德树人”的目标,在北航开启了新的教师征程,放飞新的梦想......如何构建“有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世界一流大学,如何为国家需求而砥砺前行,如何为学生发展而创造条件,都将成为我青春奉献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除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要求,新时代还赋予了教师“创新”“担当”“指引”的责任。

此时,听着校园内响起《我和我的祖国》的激昂乐章,顿感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为我走进北航,成为北航人,融入北航的航空航天事业而感到骄傲自豪,也对眼前这些北航学子充满了无限的寄托与希望。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