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走过的红色的路

发布时间: 2019-09-26 / 点击数:

我所走过的红色的路

陈珺雅

去外公家的路是我小时候记忆里最不堪回首的路。长长的、窄窄的,时而会有不平的碎石散落其中。如果是步行,那我得穿过许许多多的树,迷茫地在田野旁游离,直到看到外公家破旧的、朴实而又平淡无奇的砖瓦房时才会松一口气:终于没迷路。如果是坐车,那我会时不时地摇下玻璃,看看田野中辛劳的农民,或许与我母亲还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但坐在汽车上,从城里来到所谓的乡下,多少有些不情愿。看着公路旁边的沟渠,看着不远处的耕牛,又看到了车两侧急速变换的裸露的泥土,我明白,我走过的,是红色的路。

去爷爷家的路又是不一样的路。爷爷住在县里,那儿有一条河从居民区慢慢延展,也有火车站,时不时的围栏预告着火车即将从这经过,让去看望爷爷的我焦急万分,火车飞驰而过留下的蒸汽与四处散落的碎石让我又注意到了这是一条不一样的路:土色与灰尘。爷爷住的那块地是石子与石子拼凑而成。好的人家会用水泥浇灌,一般的会直接给它自由变幻的空间。下到河面上要走过水泥浇灌的楼梯,有的没有扶手,有的扶手上的红漆已斑驳。

而县城里又是不一样的风景,三轮车、自行车、汽车来回穿梭,真是“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切是混凝土浇灌的产物,人行道上,非机动车行驶的地方都用带有纹路的砖块铺就,让我心生向往。

小学的时候父亲由沙北站调到了九江站,于是我们就在市里买了房,但是我得等小学读完了才能去九江,年少的我天天托着腮,望着房间外一块块由砖红瓦片组合而成的带有斜度的屋顶,想想什么时候窗外的风景能变换模样。“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我那时平平无奇,用我母亲的话来讲,属于丢在人堆里连个泡都不冒的类型,因而也就更谈不上去装饰别人的梦了。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克服了多重阻拦,我总算能在市里上学。市里的天果然是格外的蓝!夜间霓虹灯光闪烁,汽车接着汽车穿梭而过,行人络绎不绝,有我一直想去的肯德基与购物广场。而喧嚣之中,又带着小城市的宁静与平和。

我们家由之前的四楼成功地蜕变为十楼,同时呢,我也再也不用天天爬楼梯,而是在一个名为电梯的金属移动盒子里上下平移,看着各色各样的人在电梯里演绎着众生百态。

从家里到学校的路明显好走的多了,高大而茂盛的梧桐树种在人行道边,与青石板交相辉映。树在冬天是不落叶的,却有来自母体的新陈代谢。路有两条,一条围绕南湖而建,中有桃花、桂花等我叫不上名的花朵。另一条则伴随整齐、零落、各式各样而又富有规划的店铺而蜿蜒。

我的学校是一座拥有152年悠久历史的学校。而我们最杰出的校友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同志。每年清明节,我们都会以庄严而敬仰的态度,深情地朗诵着志敏同志所写的《可爱的中国》。而我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就这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我们到过方志敏同志读书的教室,摸过他在读书时倚靠的古树,我们深深地为他甘于清贫、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所鼓舞。他说:“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这是方志敏同志选择的路。

高三时,我在每日的奋笔疾书中,偶尔会看着窗外的叶子,由新绿演变为老绿,确实会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幽微的生命意识,每每支撑前进的不仅有父母老师殷切的盼望,更有方志敏同志熏陶了我六年里的责任意识。

幸运的是,今年高考我成功地考上了北航。我父亲说,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开车送他的女儿去上大学。于是,从江西九江到北航的这1300多公里,又是我走的另一段路。一路上,我们行驶在祖国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一路上走走停停,经过了河南焦作云台山、河南洛阳、开封、山东菏泽,最后终于到达北京。城市道路建设往往对于国家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而由我经历的这一千三百多公里正好可以较为全貌地看到祖国这么多年的道路变化。从我最先走过的乡间泥泞的小路,到连接各个城市心脏的快速通道,祖国人民用自己的汗水与心血向世人展示着“中国速度”。

来到北航后,我幸运地成为英才训练营的一员。听到了戚发轫院士讲他一路走过来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听到了他讲述的中国人民一路走来的种种不易,也听到了高宁老师娓娓道来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更加明白了,六十多年来,北航人始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阐释着何为“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精神。同时,也更加认同中国共产党对于我们祖国人民的领导作用。七十多年来,在世界GDP前十六的排名上,我们由名落孙山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由一穷二白到今天快要达成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由外国封锁我们的技术到自己能够自主创新,与威胁我国国家利益的国家叫板!我们靠的是什么?是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是骨子里永不服输的韧劲,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出生在这样的祖国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我们的每一寸山河呢?

祖国母亲已经走过了七十年的路,这条路,崭新而又曲折。现在,这条路要由我们来走,我们必将用自己的生命与热血,让这条路愈宽、愈亮、愈长!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