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诗意
徐誉嘉
《当下的诗意:当代诗歌二百首》从“自然之美”“人世之情”“远方之念”“辽阔之想”“时代之颂”五个方面对当代进行了全景式、多层次、多角度描摹,李少君主编以“初心”为题,重视“人诗互证”的意旨,展现了诗人眼观世界的纯粹、好奇心与思辨力。
“自然之美”不止景物本身,还现于联想与思辨。《黎明时分的诗》与《莺燕曲》形成一组对照。诗人王家新笔下发现黎明的小野兔,体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超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张德明笔下黄莺与紫燕“再婉转的歌喉,也屈尊于俗常的生活”,则反思了浪漫化,对诗意进行再构建。一正一反,两位诗人从自然之物联想到人世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给予了读者自由的想象与选择。陈先发的《丹青见》中反复出现“高于”:从“桤木、白松、榆树和水杉,高于接骨木、紫荆”到“被制成棺木的桦树,高于被制成提琴的桦树”;我们看到了客观自然现象的“高于”演变成主观价值判断影响下的“高于”。姚风在《大海真的不需要这些东西》里对海边景观进行描摹,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与文明关系的思考。诗人吉狄马加的《自由》则书写了体验的“自由”与概念的“自由”,展现了当代诗歌的思辨性。
也有诗人着墨于自然的纯粹之美:诗人西渡《江南忆》寥寥几词“梅花、杏花、李花、乡村和集镇”勾勒江南水乡一片祥和。符力《在岸边》看到“雨燕归来,穿柳丝,越湖面”,语言节奏轻快,岸边景象舒心。诗人没有就此进一步追问人生的答案,而是止步于感受大地的浩荡和灵魂的轻盈。龚学敏笔下的《蒙古马》读起来有春风浩然之气,“消融的必是腐朽/万物沉寂,一个站立便是整个春天”用动词展现春的生命力,更表现了自然的神性。
从“自然之美”到“人世之情”,我们看到诗人们对历史中的人和当下的人的注目。诗人李元胜《汨罗江边的屈原》里“汨罗江就是在那一刻变轻的/它跃起,扑向他,成为他的一条支流”突出了个人的意志,甚至扭转自然,读来颇有力度与气势,彰显了伟大的屈原精神。西娃笔下《高原上的客车司机》沉默、笨拙,“这样来来去去好多回”,看似轻淡的笔触显现出诗人对微小平凡的关注,全诗以“他采摘来的/格桑花”收束,照亮了客车司机身上淳朴、善意。刘理海的组诗《廉价房》从场景入手,“河边街”“空房子”,具体的物件承载起了厚重的故事,书写了生命中重要的人,读者在诗句中也能身临其境体会到其中浓厚而克制的感情。
“远方之念”则凝结了诗人们生命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辛夷写《小巷深处》“老人和寂静挨着/孤独与青苔交换同等的漫长/一些门窗正通向遗忘”,时光、自然与情绪并置,扩充了小巷自然的意境。辰水笔下《春夏之交的民工》“有的穿着短袄,有的穿着汗衫”,他们走在“去北京的路上”是客观事实的口吻,而“仿佛这列火车是他们的/仿佛他们要坐着火车去北京”则表现他们与远方无穷的牵绊——远方生活的期待和重量。叶丹在良梨镇与陌生的梨农相逢,在偶然际遇里展开对雪梨的想象,“一座座袖珍湖泊”的比喻贴切动人。王计兵《赶时间的人》是个人生活的印记,外卖员的“世界是一个地名”,当辽阔的世界缩小于一个一个地名,旅途就存在于点与点的奔波之中。
远方之念促使人不断地行走,在流动、变化的现代社会中,故乡是永恒的主题。“乡土之恋”书写往昔印象,用情感将一幅幅乡村图景定格为永恒。诗人张绍民《从前的时光》回忆了“没有好吃的/娘用灯光/招待客人”的生活细节。也人《在湘南的方言里莳田》记录下了现代化乡村“连片的稻田不再人潮涌动/农耕机的马达声接踵而至”的变化。而还有一种乡村沉寂在胡建文《来自村庄的消息》里——“这种亘古的寂静/以一个禅者的沉默内涵/悄悄容纳了/千百年来整个村庄的或者与死去”。葛希建《车站》里村路与省道交错,乡村去往城市的车站上演了无数次母亲与孩子的分别,见证了真挚感情。
“辽阔之想”承载了沉思与想象,也是诗人回忆触角的舒张。林莽《秋日来信》里,信件串联起寄信人与收信人的秋天,由诗人在生命的秋日里追忆过往的人与情。金铃子在《黑夜这只野兽太大》中写下为黑夜“准备了最大的灯盏/最大的胆量,最大的光芒”,恣意挥洒想象和力量。诗人谢雨新写下《朝市》,“行走在吆喝声里,我不禁想象/百年前/那个初来仙台读书的文人”,将当下与“百年前”相联结,则是个人与广阔时空的接壤。
至此,我们从自然走向人世,由远方再归乡土,诗句包罗当代万千气象,“时代之颂”便奏响。诗人王自亮的《长江九章》波澜壮阔,记录了长江源头“一滴水坠落成一条江”的奇迹;都江堰历史里“人民的梦想”和“见识与力量的伟大匹配”;朝天门下,诗人品尝山峦、见识人情,重庆的三面镜子——“江水、天空与朋友”辉映;荆楚雄风中,诗人从古代写到现代,汽笛与楚乐奏响,城市的过往与未来始终昌盛……夜渡长江、过南京城、下扬州、访太仓、抵外滩传奇,这首长诗不仅记录长江沿岸的城市面貌,更展现了中国自古至今的延续与变迁。除了宏大画卷,还有诗人从小处着笔:诗人李欣蔓《篱笆小院》里“细细的横梁长满青苔/檐下,蛛网缠住生锈的镰刀”则是对乡村一处光景的细描。这些诗句铺满了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是当代人生活的绳索,凭此联结、站立。
“当下的诗意”是当代人在继承中国历史记忆、文化基因的同时,对新时代、新样貌、新感受的抒写。笔者以为,“当下”不仅指时间刻度的当下,更是对当下涌动着的“新”的强调;而诗意则达成于诗人对“初心”的体验与捕捉。初心,来源于原始的生命激情,是当代诗歌的内里;既延展了古典意象的固定印记,又拓展了新的表现形式,支撑起当代精神、个人经验的独特性。
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诗人们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时代的脉搏、人情的沧桑、自然的奇妙以及文化的传承都凝固在了诗句之中。他们以鲜活的语言,描绘着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以诗意的笔触勾勒着每一个生活的瞬间。我们不妨将“当代的诗意”视作一面镜子,让它映照着我们当下的生活、文化和精神风貌,我们得以在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所处的时代。
让我们怀揣着诗意,走进当下的生活,用诗歌的眼睛去感知世界,用诗意的心灵去体验生活,为我们的时代增添一份诗意和力量。
(原文刊载于中国诗歌网,作者系北航外国语学院学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