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缅怀 风范长存
碧空志远
王洪星教授是我校建校元老之一,汉族,1915年9月22日生,湖南衡山人,机械学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30-1932年王洪星就读于湘潭第一中学,1933-1935年就读于长沙第一中学,这所中学曾是毛泽东主席的母校,学校活跃的氛围,严谨的学风对王洪星教授产生了终身的影响。1936年王洪星考入位于天津的北洋工学院航空系。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7月30日,天津沦陷,北洋工学院迁往西安,后合并其他院校组成西北工学院,校址迁入陕西固县古路坝,怀揣航空救国梦的王洪星不得不辗转求学。1940年毕业后,王洪星留校任助教一年,并于1941年赴湖南洪江机械化学院任教官兼任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秋,因受派遣王洪星等人赴美国伊利诺依州空军基地,参加航空工程师组,进修实习。1947年他回到上海,选择了在北洋大学机械系做一名教师,兼任航空系副教授。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王洪星任北洋大学航空系教授、航空系系主任。湘潭、长沙、天津、西安、贵阳、西昌、重庆,足迹遍及祖国各地,战火弥漫里,家国之思正在山河起伏间蔓延,年轻的王洪星执着地将目光锁定于碧空,他看到了蓝天孕育的希望,对于天空的凝视饱含了王洪星的一腔热血和那肩起民族重任的宏愿。青年时的“仰望”也注定了其一生与航空航天的不解之缘。
沃土创新
对于王洪星教授而言,人生最重要的里程碑便是参加北航创建工作。
1951年,根据中央指示,北洋大学航空系、厦门大学航空系和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1952年,王洪星作为八所院校航空系科领队之一参加了北京航空学院的创建。多年后,当他再次回忆起北航建校初期的往事时,言语之间仍饱含着对航空教育事业的深思与关切:“这次的合并,人力比较集中,教师比较多,设备也都集中起来了,这对于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是非常有利的。”作为建院元老,来自北洋大学的王洪星教授面临着一次教学生涯上的“重启”。
那时,在北京的这片宁静而寂寥的旷野上,还只有几间田舍与袅袅的几缕炊烟,共和国前进的号角声中,风华正茂的王洪星们,便在这广阔的土地上绘制着碧空的模样。在第一所航空高等学府———北京航空学院诞生之初,艰难的创业不仅是人生转折的某种契机,更是那一代年轻生命所追逐着的永恒命题,是信仰与意义。
建院初期,王洪星教授担任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负责人。事实上,这一教研方向与他所学专长有一定距离,为了完善学校教学整体布局,王洪星教授将重心转移到新的目标上去。教研室共有15人,来自全国10所高等院校,机械学科的建立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将各有所长的教师们组织成符合学院建设要求的教学力量成为首要难题。王洪星教授把教师分为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和起重运输机械课程三个教学组,每位教师的教学任务清晰,接着组织教师向来华的苏联专家马卡洛夫教授学习,集体备课,他亲自参与各组研讨。在此前,没有人担任过起重运输机械课程,他带头在全教研室试讲,虚心征求意见、修改讲稿;提到这段历史,王洪星教授爽朗地笑道“我以前也没学过,于是就找来苏联的教材,一边学一边教。”
对于拔地而起的新学科来说,教材无异于学科建设的砖石。王洪星教授组织翻译并编写《机械零件》、《起重机械》(俄文)、《汽轮机和喷气机的原理和设计》(英文)等教材,发挥知识储备,起到了带头作用。据回忆,当时苏联专家带来了一套莫斯科航空学院的机械零件大型作业题单和机械零件课程设计题单。王洪星教授组织教师翻译成中文,这在当时是全国仅有的材料,不仅本教研室用还提供给不少兄弟院校使用。
在王洪星的学生俞公沼看来“老先生的讲义非常精炼,少而精。”他的生活助理张青女士一次偶然发现了王洪星五十年代上机械设计课的教学备案,书写清晰流利,机械零件图画堪比印刷,翻开每一页,都让她心悦诚服,王洪星教授对她说道:如果一个老师,教学备案写的乱七八糟,那一定不是一个好老师,也一定教不出好学生,从一个老师的备案,就能看出一个老师教课的水平,我的老师就是这样教我的,所以我对教学备案一点都不敢马虎。正是这些精薄却历经无数个日夜悉心打磨的教材,决定了北航教学基础的厚度。在退休后的几十年内,教学基础仍令王洪星教授牵挂于心,年过期颐的他在对学校发展给予希望时,提出要多做一些品牌教材。
在教学上王洪星教授倾注了全部心力。他的学生王幼复还清楚的记得那时的场景:“王教授教学非常细致,齿轮咬合的图很麻烦,但他画的很清楚。他亲自带我们到各处参观。”为了解决因学生对机械感性认识少和机械结构复杂而不易描述带来的教学困难。王洪星支持收集废旧机械零件用作讲课教具和参观陈列,对比较复杂的零部件,如联轴器和减速器,便请当时制作铸造木模的作坊按图制出,这些模型和实物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共同努力,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的教学工作进展迅速。曾几次向北京市兄弟院校同行介绍经验。
卸任教研室主任后,王洪星整理了机械零件课程的全部教学挂图。做了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分类和编号并做了适当的补充,他继续对机械零件课程中的重点疑难章节深入探索,还为老师们提供心得体会。
1958年以后,王洪星教授又一次面临重要选择,在教学工作逐步稳定后,学院建设有了新的需求,高校科研成为人至中年的王洪星,事业轨迹的转折点。他开始将主要力量转向科学研究。70年代,他着力于谐波传动研究,并且与校外研究单位和生产单位合作,研究制造了新的谐波传动装置,王洪星成为我国谐波传动、齿轮传动技术以及牵引传动技术的开创者之一。
在数十载教学和科研生涯中,王洪星一直勤奋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谦虚友善,亲切和蔼;他实事求是,严谨治学,辛勤耕耘,为北航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学子。面对自己执着坚守的教学事业,王洪星认为:“大学最重要是要出人才。”他对高校后辈们的期望却也正是其一生“开拓创新,沉潜钻研”的写照:“要知道物质的改善是可以很快的,我们现在有目共睹,但是教学质量,精神层次的提高,并不容易啊。我认为要脚踏实地才能出成绩,急功近利是不行的,要稳步发展,不要浮夸,不要弄虚作假。”他向大学生们倡议:“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挫折,要坚持克服困难。”“新的种子,应该孕育在大学生之中,你们要抓住现在这么好的时期,立定志向,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在晚年自述中,王洪星教授为自己的经历留下一笔短短四十三言的速写,像一道深刻的弧线划过北航时空,他写道:我秉性中庸,智力中上,我自己认为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是选择做一名教师。我对国家尽到了自己的义务。
师者爱人
大爱无疆,幼时烽火中辗转求学的经历在王洪星心中种下一个希望——资助家乡的小学,这位百岁教授再一次将生命的宽度定义为无限。他希望自己可以帮助小学购置电脑和体育设施,扩充一下校舍和教具。星星之火不知能点燃多少希望,以此为念,王洪星教授开始每月从自己的工资和退休金里省下一部分钱,日积月累地积攒出了十万元钱。汶川地震发生后,王洪星对灾区情况非常关注,“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他想到了自己那原本打算资助小学的钱,“这笔钱需要用在这里”。2008年6月4日,王洪星在自己简朴的居所里签署了捐赠协议书,将这10万元经由北航教育基金会成立“王洪星扶贫助困金”,面向全校贫困生,优先资助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贫困学生。在这位素日勤俭的老人眼里,无所谓什么样的形式,他只希望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王洪星教授对学生们提出了殷切希望,他强调“你们对我没有任何义务,我只是给与你们一点点帮助,你们只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立定自己的志愿,学好专业课、基础课,发挥特长、为国家发挥作用就好。”“你们要好好保护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相比较以前我处的那个时代,现在你们的环境、师资、设备都比以前更好了,你们要抓好时机,搞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报效社会。”
在生活点滴细节中的王洪星教授也总是平易近人,淡泊仁爱。在老友郭可谦先生那里,或许是手持放大器一同参看机械史的材料。在生活助理张青女士那里,或许是将称呼中拘谨的“王教授”改为亲切的“老爷子”,执意要把衣服缝缝补补。在学生王之栎教授那里,或许是循循善诱,传经授业,无论年龄大小,公开场合都称后辈为“先生”,并欣然将自己在教学科研中的所思所想与人分享。在与王洪星有过交集的人们那里,或许是深感自己平凡而婉拒担任第一棒传递薪火的任务,是珍藏在个人记忆中绵长的师者慈爱,是简朴生活甘于回馈社会的长者博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王洪星将这份爱的精神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达观生活
每天清晨,在北航操场上总会出现鲐背之年的王洪星阔步健走的身影,他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参考消息》、《南方周末》、《文摘周报》、电视新闻、百家讲坛、历史评述等都是他涉猎的范围,他认为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每天必须接受新鲜知识,保持思想常新。如有机会他也不忘与友人分享北航新鲜事,例如生源情况,学校发展等。王洪星教授笔耕不辍著有诗集百岁诗百首——《心声》,记载着他的诗意生活。诗中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
《晨起游园好》
及时谷雨万木欣,春上枝头已七分。 宿夜小莺鸣翠柳,越冬野鸭出南群。 声音细细传佳话,碧水粼粼耀彩纹。漫步绿园身体健,老年天道亦酬勤。 (注)勤:指漫步绿园。
《参加运动会有感》
毕竟问姓名,相邻肩并肩。 惊呼别时久,容颜大变迁。 绕场走一圈,有兴可加鞭。 离前互珍重,再会在秋天。
达观处世、知足常乐、少私寡欲的王洪星教授总能在平淡与豁达中体会到生活真味。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王洪星曾表示:做任何事情力求心态平衡,不要在气愤中失去自我控制。不论对家庭、朋友还是同事,都需要和谐,心态和谐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他总是力求不给组织添任何麻烦,也不给自己带来烦恼。他在《老年心态》一诗中如此自述:“我今竟何似?衰弱一老翁。
自壮勤公职,务实对人生。 坎坷何能免,自持却有恒。 年迈留与退,自感一羽轻。”
务实与自持,王洪星教授一生默默奉献,将立德树人践行终身。知足与宁静亦是对百年沧桑举重若轻的智慧。
走过春秋一百零三载,守望航天教育事业繁荣,他坚毅而笃定的目光像一曲沉静的江流抚过狼烟,冲击顽石,滋养原野,平缓地向海的博大前行,更要去往无尽的远方。
投身航空,自足教育,扎根北航 在这一个世纪的岁月里,王洪星教授那深沉的爱国之情总将自己的生命缠绕进民族历史的脉搏,他不懈奋斗,捍卫着家国尊严亦铸就了北航的发展与辉煌。在祖国宏伟蓝图的建设中,在教育事业的烛火中,他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与品行;秉持着开拓创新的意志;传递着来自长者的关爱,令我们由衷敬重敬仰。
仰观寰宇揽情志,俯首耕耘至期颐。2018年8月23日,王洪星教授永远离开了我们。他以毕生的行动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与科学财富,他的生命也因此闪耀着跨越世纪的璀璨光芒。
编辑: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