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辉:“我当过兵,能吃苦,我要去边疆,去祖国需要的地方!”
通讯员 关越巍
本科优秀毕业生、研究生辅导员、新生军训教官、支教团分队长,他是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2021级研究生徐国辉,他还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他的青春故事——
徐国辉,土家族,中共党员,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2015-2017年服役于陆军,2020-2021年赴新疆支教。
军人世家 跨越山河 大山中走出的学子
徐国辉出生于湖北恩施的一个小山村。从小,他就跟着爷爷奶奶劳动、砍柴、干农活,儿时的经历让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徐国辉的舅舅、姥爷、父亲,都曾是一名解放军战士。生于军人世家,父辈们艰苦奋斗的故事,时刻激励着徐国辉刻苦学习、不断努力。2014年,徐国辉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走出大山。
徐国辉2015年入伍前合照(右三)
卫国戍边 携笔从戎 军队中的青春岁月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需生入玉门关”,这是徐国辉最喜欢的诗句。2015年,大一学期结束,徐国辉在学校了解到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从小立志参军的他决定让这个梦想变为现实,携笔从戎,参军报国。
武装越野训练
同大多数大学生士兵一样,初入军营,徐国辉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体能。俯卧撑做不了、单杠拉不上去、3公里勉强及格。面对困难,徐国辉咬牙坚持,刻苦训练,成绩不断提高。下连队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战斗部队,正式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下连后,训练要求更加严格,武装五公里、武装十公里、战术训练、挖掘掩体……在泥土里摸爬滚打成了徐国辉的家常便饭。一次实弹射击,徐国辉和战友们负责在靶壕里报靶,大雨倾盆,雨水裹挟着泥土,把战壕灌成了一个大泥坑,而训练依然没有停止。头顶是密密麻麻的子弹,身下是冰冷的泥浆,徐国辉忍着寒冷与不适,坚守岗位,在泥坑里泡了一整天。还有一次冬季训练,徐国辉用工兵铲刨单兵掩体,冻土像水泥一样坚硬,可他依然坚持着完成任务。等晚上回到宿舍,他的手脚都冻得开裂,“像青花瓷的裂纹”。
日常站姿训练
部队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两年的军旅生活中,徐国辉也收获了别样的快乐:篮球比赛、篝火晚会、慰问演出……当兵的日子短暂又漫长,徐国辉也在部队里磨砺了意志,学习了技能,收获了情谊。他先后担任连队文书、副班长等职务,荣获“优秀义务兵”、“个人嘉奖”等荣誉。
部队篝火晚会
志愿西部 投身边疆 支教中的军魂传承
两年的时光匆匆而过,退伍复学后,徐国辉时常想起曾经在部队的生活,他深知“退伍不褪色”的道理,即使不再身着军装,但军人的使命还在。于是,他努力学习,积极竞赛,先后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上斩获金奖,荣获国防励志奖学金。学习之余,他还担任了学校新生军训教官,为学校的国防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年,研究生支教团招募志愿者,徐国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果断报名。“我当过兵,能吃苦,我要去边疆,去祖国需要的地方!”经过层层选拔,他作为分队长,带队前往新疆吉木乃县直小学支教。徐国辉努力适应环境,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当他了解到班里同学立志从军时,他现身说法,鼓励孩子努力学习、长大后参军报国。
徐国辉在备课
同时,他还积极举办“普法讲堂”,为当地的牧民们普及法律知识;发起募捐活动,在校园里为学生建设图书角;开展“圆梦北京研学行”活动,带领边疆的孩子们来到北京参观游学,在他们心里埋下“好好学习,建设祖国”的种子。
圆梦北京研学行
“我本山里人,从山里走出,我相信知识的力量,希望能用我所学,让更多同我一样的人,用知识改变命运。”徐国辉说道。
扎根社工 满怀热忱 基层中的坚守初心
讲述支教经历
2021年,徐国辉结束支教,返回校园继续学业。经历过参军和支教的锻炼,他希望能继续为学校、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他成为了一名学生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中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刻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辅导员工作
“做有温暖的服务者”,这是他从始至终不变的誓言。在他的榜样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同学们投身国防建设。
组织党建活动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从军营到校园,从首都到边疆,徐国辉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他始终保持着奋斗姿态,谱写出北航人的青春之歌。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