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10月14日报道:北航成功发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1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10月14日18时51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1(APSCO-SSS-1)在我国山西太原发射场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遥53成功发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1是中国首颗采用中国航天项目管理流程和规范,国内外大学生联合研制、北航师生负责系统设计和研发的30kg级微小卫星,也是由北京航空...
光明日报客户端2021年10月11日报道:心系航发事业,心起点实践队赴多地开展调研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指导的心起点实践队聚焦行业关键问题,坚持躬耕调研型实践,并面向中小学生开设航空航天科普教学课程,播撒空天报国的种子。2021年暑期,心起点实践队50名队员分头行动,前往7家北航重点就业单位展开行业调研并奔赴北航定点扶贫县山西吕梁中阳县开展支教活动。五年间,心起点实践队聚焦航空发动机领域关键性问...
《中国青年报》2021年10月11日实习生王军利报道:北航陈光:“发动机就像我的孩子”9月28日,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歼-20战机换上了国产发动机,这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光格外高兴。他一生钻研航空发动机,把发动机视为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戴助听器,整个世界一片安静。”今年91岁高龄的陈光听力已经不太灵光,但他每天坚持在北航校园里走上两圈,上午40分钟,下午40分钟。在校园里遇到的老同事、老朋友都会主动和他打招呼...
工信部网站2021年10月9日报道:《Science》刊发北航化学学院课题组最新成果2021年10月1日,《Science》以Report的形式发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程群峰教授课题组在仿生高分子碳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High-strength scalable MXene films through bridging-induced densification”。万思杰、李响、陈英为第一作者,程群峰教授为通讯作者,北航化学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这项研究成果对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领...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1年10月8日报道:北航“00”后学子打破无人机续航时间世界纪录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近日,国际航空联合会(FAI)正式认证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三号”团队创造的25-100kg级油动固定翼无人机续航时间新的世界纪录。此次,由北航“冯如三号”团队研发的“冯如三号-100型”无人机持续飞行了80小时46分35秒,再次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该重量级的世界纪录,并且成功超越了由美国极光飞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