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11月6日(张如晗)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意大利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意论坛圆满召开2023年9月2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意大利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意研究论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的40余位意大利研究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由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于金龙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学科群秘书长、人文与社会科...
《科技日报》2023年10月24日(记者王怡)报道:丝瓜络也能做成智能器件图为丝瓜络。视觉中国供图科技日报讯(记者王怡)10月22日,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该校航空学院邵丽华教授与北京大学王建祥教授以及美国休斯顿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在天然生物材料——多孔丝瓜络的巨挠曲电效应的启发下,提出了一种将多孔生物材料应用于绿色环保柔性发电机及其他智能器件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据了解,...
中国日报中文网2023年10月30日报道:北航71周年校庆校友捐赠“载人飞碟”为母校庆生待成就之日,必将回馈母校,以报培养之恩;这是很多学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金良很幸运地实现了这样的愿望。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迎来了71岁生日。在71周年校庆期间,北航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在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馆里举行的一场校友捐赠活动显得异常特别而有意义。金良,北航1993级校友,是深圳智航无人机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
《北京日报》2023年11月3日(实习记者何蕊)报道:大学生研发“鸟翼”有望用在飞机上本报讯(实习记者何蕊)一架重5公斤的测试无人机腾空而起,机翼能像鸟翅一样柔和灵活。这是第18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的一件特等奖作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分布式无缝柔性舵面的智能变体飞行器”项目。项目突破了多数柔性机翼方案“不能飞”的技术难关,有望应用于运输类飞机上。“设计灵感是鸟翼,能弯曲、折...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年11月2日(实习记者何蕊)报道:第18届“挑战杯”落幕,大学生研发“鸟翼”有望上飞机在日前落幕的第18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分布式无缝柔性舵面的智能变体飞行器”项目获特等奖,该项目突破了多数柔性机翼方案“不能飞”的技术难关,未来有望应用于运输类飞机上。“我的灵感来源于鸟翼,它具有弯曲和折叠的能力,可以在飞行时调整形状和角度,适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