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2023年4月24日(新京报 记者 刘洋)报道: 院士讲述航天精神、“太空人”进校园,高校多形式庆祝中国航天日 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 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新京报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了解到,为营造航天氛围、科普航天知识,两校师生分别组织航天文化节、航天月等活动,以邀请航空航天界的泰斗
科学网2023年4月24日(陈彬)报道: 北航举行第八届航天文化节系列活动 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由北航学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教务部主办的第八届航天文化节以“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为主题,依托院士报告、主题论坛、嘉年华等十余场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航天氛围、科普航天知识、传承航天精神、讲好航天故事。 “中国航天事业经过60余年发展,一个很重要的财富就是形成了宝贵的航天精神谱系
BRTV新闻2023年4月24日(记者 崔倩)报道: 传承航天精神 北航举办第八届航天文化节 (记者 崔倩)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在北航校园内,第八届航天文化节以“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为主题,依托院士报告、主题论坛、嘉年华等十余场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航天氛围、科普航天知识、传承航天精神、讲好航天故事。 校园里“造火箭”——讲述航天故事,传承航天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经过60余年发展,一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4月25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 渺)报道: 在大学校园当“总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和学霸一起合作很享受。”航天科技五院研究员王文龙站在台上,回忆当初在“校园里当总师”的经历。 4月2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八届航天文化节拉开序幕,主题论坛、嘉年华等十余场校园文化活动陆续举办。其中,“造火箭的‘大学生’”主题论坛邀请了北航1号到4号的参与者,分享他们各自的故事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这样一位教师,他三十年如一日,深耕机械装备可靠性及故障诊断领域,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以斐然的学术成果、严谨的科研作风,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他就是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院长林京。 日前,林京教授主持的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获得优秀结题项目。项目围绕气路机理建模与故障分析、振动故障机理及诊断、信息特征提取与信息融合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这样一位教师,他三十年如一日,深耕机械装备可靠性及故障诊断领域,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以斐然的学术成果、严谨的科研作风,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他就是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院长林京。 日前,林京教授主持的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获得优秀结题项目。项目围绕气路机理建模与故障分析、振动故障机理及诊断、信息特征提取与信息融合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北航新闻网4月25日电(通讯员 刘绚 李正阳)4月21日下午,传源书院于沙河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春季学期“学业总导师下午茶”座谈活动,围绕近期导学活动、学业发展、校园生活、学生工作、个人成长等话题深入交流。传源书院学业总导师、专职辅导员、学业助理及学生代表等20余人参会。 与会学生代表逐一就学业学习、校园生活及专业选择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困惑,其中在学习方面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高效利用
北航新闻网4月25日电(通讯员 王艺霏 毋悦名 孔令萌)为进一步提升书院导师制工作成效,使同学们在导学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2023年4月21日,知行书院在沙河校区J1-105召开学业总导师座谈会。 知行书院团委书记何璐对同学们入学以来各导学小组的活动开展情况作简要总结,并指出导学活动作为书院特色教学活动,希望在本学期中能继续深入发挥作用,让同学们都能够从中受益。接下来,为深入交流各导学小组
北航新闻网4月25日电(通讯员 周佳瑜 陈德强/文 陈泷 齐士杰/摄影)2023年4月21-23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承办第七届全国增材制造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举办。来自全国14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共约600名学者参加
北航新闻网4月25日电(通讯员 焦扬 乔溪 黄怡)2023年4月15日、16日,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会举办了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第二届“仪光杯”师生羽毛球赛。 比赛精彩纷呈,同学组配合默契,教师组“宝刀未老”,一记记平抽、放网、挑球、吊球、杀球等技巧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球场上球员的激情庆祝与球场下观众的热情呐喊交相辉映,尽显新时代仪器师生的崭新风貌。 经过一番精彩激烈的对决,最终
| 共有 26,48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649 页 当前第 79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