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新闻联播》2025年1月26日(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李晓周许永松杨立峰)报道:蔡奇看望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科技专家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向文化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主持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26日下午,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看望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科技专家,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向广大文化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致以新春祝福。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说】蔡奇首先来到原文化部部...
鄱阳湖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每年秋冬季节都有超过60万只候鸟从西伯利亚、蒙古高原和我国的黑龙江、新疆等地飞到鄱阳湖,他们为什么能够飞越千山万水而不迷失方向呢?科学家们发现候鸟可能是依靠地球磁场在进行导航,候鸟体内的短寿命片段产生的量子可以转化为眼睛的光化学机制,使他们能够看到地球的磁力线,从而辨别出方向。磁场伴随地球诞生于数10亿年前,它不止给了候鸟迁徙的方向,还像一个金钟罩一样保护着地球,....
北航新闻网1月25日电(通讯员申泽鹏殷帆/文记者冯浩/摄影)辰龙纪岁谱华章,倾爱倾忱代代逐光寰宇;巳蛇贺年开胜景,善思善进声声颂歌九州。1月25日农历腊月廿六上午,“笃行·北航人”新春团圆宴活动在学院路校区北区学六食堂举行。校长王云鹏,党委副书记杨立军,副校长吕金虎,副校长邓怡,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张海兰,以及各部处、学院领导老师、寒假留校学生、后勤保障一线职工代表等360余人欢聚一堂,共贺新春。“年味一条街....
新华社2025年1月23日报道:世界首次记录!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首次记录遥远“太空合声”点击图片观看视频地球磁力线像琴弦一样被宇宙空间带电粒子拨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在23日正式出版的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首次记录到遥远的“太空合声”。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晋滨说:“这项开创性工作打破了国际科学界持续70多年的关于合声波产生和传播机制的传统观点,发现了合声...
北航新闻网1月23日电(航宣)2025年1月23日,《Nature》期刊在线报道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曹晋滨院士团队刘成明等人与来自美国和瑞典的科研人员,在地球空间合声(chorus)触发机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Field-particleenergytransferduringchorusemissionsinspace》。该工作打破了学术界关于合声波只能在地球偶极磁场控制的近地区域出现这一持续70多年的传统观点,首次发现在距离地球16万公里的非偶极磁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