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3月24日电(通讯员杨姿楚)近日,北京市关工委、教育部关工委、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先后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贯彻落实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我校关工委斩获多项荣誉,成绩斐然。在北京市召开的全市关工委工作会议上,北航3个二级关工委——经济管理学院关工委、北航学院关工委、实验学校关工委,获评2024年北京市“五好”基层关工委。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
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2025年3月24日报道:“大领域+大工程+大先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产教融合走出空天尖兵培养新路径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聚焦空天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以大领域、大工程、大先生、全周期、全链条的“三大两全”建设新模式,有效实现有组织产教融合的育人新格局。面向大领域,重构教学科研组织模式。面向空天科技和未来产业,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集成...
CCTV《新闻联播》2025年3月22日(总台央视记者梁铮铮代钦夫)报道:我国科学家取得深海小型机器人突破北航联合中科院深海所、浙大等单位,日前发布了深海小型机器人最新成果,利用全新设计的柔性深海驱动装置,长度不足0.5米的小型机器人在深达1万多米的马里亚纳海沟等深海环境测试中,均获得了超过地面实验室的性能数据,有望成为未来深海科考以及深海资源开发的利器。媒体链接:https://tv.cctv.com/2025/03/22/VIDEsQOYvv2ni...
新华社2025年3月21日(记者赵旭)报道: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深海小型机器人深海,被称为地球生命的“极限实验室”,令无数科学家神往。在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压强最高可达1.1亿帕,相当于一吨重的大山压在人的拇指盖上。就在这样的万米深渊,一台身长50厘米、重2.7千克的小型机器人,却如游鱼般自在穿梭,甚至能变幻出足肢在海底漫步。科研人员正利用机械臂将北航深海小型机器人投于马里亚纳海沟。(受访者供图)马里...
北航新闻网3月21日电(通讯员荣翠华/文记者邸白鹭/摄影)3月21日上午,“姚骏恩·闫秋兰基金”捐赠仪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姚骏恩向北航捐赠150万元,用于支持学校微纳测控、光学工程及相关领域优秀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校长王云鹏、副校长刘树春出席捐赠仪式。仪式由物理学院党委书记王菲主持。“姚院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云鹏在致辞中向姚骏恩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