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8月29日电(通讯员何其超张悦)8月29日上午,《烽火抗战——抗战时期的人民军队》主题展览在北航校史馆一层大厅开幕。北航副校长邓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副书记董立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武装部政委肖勇等出席开幕式。展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主办,北航党委武装部和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开幕式现场,沈元学院2024级本科生王轩祺小号吹奏《出操号》,表达对革....
北航新闻网8月29日电(记者任和通讯员高磊/文记者任和通讯员范久琳/摄影)秋光为序,筑梦启航。新学期将至,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2024级人形机器人项目制试验班干劲十足,正在为开学做系列准备工作。8月28日下午,在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会议室,校长王云鹏来到班级同学中间,与21名学子座谈交流。副校长邓怡、吴江浩参加座谈。座谈会上,项目制试验班责任教授王巍向同学们系统介绍了项目制育人理念、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杨平:“做革命工作,不能讲报酬”抗战老兵杨平。除了那一枚枚历经岁月的军功章,杨平最珍视的便是她的日记本。采访开始前,这位99岁的老兵小心翼翼地捧着日记本,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起最近正在学习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杨平长年保持着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每晚将心得与感悟写进日记里。日记,其实也是杨平的学习笔记。“我离休了,但没离党,我不能掉队。”对于这位自小参加革命的老党员来说,“不能掉队”这四个字....
于高光:“一定要找到游击队”抗战老兵于高光。1939年1月,山东冠县村庄外的田野上,一个叫于高光的少年正沿着田垄狂奔。16岁的于高光和母亲闹脾气,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他要去找在附近活动的抗日游击队。跑出四五里地,于高光碰上了一队人。巧了!一打听,正是冠县抗日游击队二营。看着满脸兴奋的于高光,游击队员警惕地问道:“你是什么人?”今年102岁的于高光声若洪钟,行动也不迟缓。除了稍有耳背,百年岁月在这名老战士身....
王庆华:“做祖国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抗战老兵王庆华。“我是抗日战争的幸存者,能见证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和幸运。”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刚刚过完98岁生日的抗战女兵王庆华深情许愿:“祝愿国家强大、人民幸福,永远做祖国的一颗闪闪发亮、永不生锈的螺丝钉!”1927年,王庆华出生在河北省。加入八路军参与革命时,她刚年满14岁,是所在连队里年龄较小的女娃娃。亲眼看到侵华日军对家乡的蹂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