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2018年5月16日报道:“月宫”生存370天 创世界纪录“月宫一号”内进行“月宫365”实验获得成功;系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昨日,志愿者将实验舱内的植物带出舱外展示。昨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随着“月宫一号”缓缓开启舱门,4位志愿者走出舱门。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5月15日,随着“月宫一号”缓缓开启舱门,4位志愿者走出舱门。标志着“月宫一号”...
《南方都市报》2018年5月16日报道:模拟太空舱闭关370天“月宫365”志愿者出舱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实验志愿者出舱,受到专家们的欢迎。 张之蔚 摄刘慧出舱前。南都讯 记者唐孜孜 发自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365”实验昨日结束,4名志愿者带着“月宫”里栽培的西红柿、青椒等蔬果出舱。该实验2017年5月10日开始,历时370天,闭合度达98%,是世界...
《北京晨报》2018年5月16日报道:志愿者370天后走出“月宫” 再创世界纪录 下一步将研制搭载小型生物探测器昨天,4名志愿者带着种植的蔬菜走出“月宫一号”。 北京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昨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内,备受关注的“月宫一号”再次缓缓开启舱门,刘慧(舰长)、刘佃磊、胡静斐、高寒4位志愿者微笑着走出“月宫”,手中还拿着亲手在“月宫”内种植的胡萝卜、西红柿等。至此,“月宫一号”内进...
《中国科学报》2018年5月15日报道:北航举办第二十八届“冯如杯“竞赛本报讯5月12日至1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二十八届“冯如杯”竞赛项目成果展暨北航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推介会在该校举办。本届“冯如杯”竞赛参赛作品与参赛人数再创新高,创意大赛参赛项目2252 项、科技创新大赛参赛项目683 项、创业大赛参赛项目67项,总计5413 人次参赛,其中,大一学生参赛比例达71%。据了解,北航“冯如杯”竞赛以中国...
《北京考试报》2018年5月16日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杯”竞赛 大一生占七成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卉)“10年前,灾难面前有勇气,有大爱,也有遗憾;今天,当时的遗憾成为青年学生创新的动力、无限的责任,看完徐铭阳同学的全地形自适应起落装置,不仅赞叹,更感欣慰!”5月1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二十八届“冯如杯”竞赛项目成果展暨北航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推介会开幕,看完展示的老师对学生的作品发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