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开展第十八期青年教师教学基础班系列讲座 聚焦教学研究与AI赋能

发布时间: 2025-04-16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4月16日电(通讯员 楼丝迪 宫立媛/文 薛晴冉 丁仕涛 楼丝迪/摄影)近期,我校教务部、研究生院和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第十八期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基础班系列讲座,包括教学学术与研究模块和教育教学数字化模块的三场讲座,培训有来自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和杭州国际校园的青年教师参训。

学院路会场

沙河会场

杭州学员.jpg

杭州国际校园会场

在教学学术与研究模块,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张有光教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于靖军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基于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和“青年教学名师发展之路”的专题讲座。

张有光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为青年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启发性强的分享。他以专业导论课程为例,从重构教学内容,领悟大学教育,探索教学方法及开展教学学术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地讲解。张有光说:“教育是师生共同探险的旅程,作为教师需要懂得示弱和留白,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他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教学研究,通过申报教改项目、撰写教学论文等方式,将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张有光_副本.jpg

张有光教授作讲座

于靖军从教学名师、个人经历、教学学术、研究型教学、教学发展规划方面分享了经验。他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比赛,表示以赛促教是提升教学水平的绝佳途径。在教学发展规划上,他提出要像对待科研一样对待教学,认真规划、反思改进,并引用梅贻琦的从游教育理念:“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希望青年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引领学生成长。

于老师近景_副本.jpg

于靖军教授作讲座

在教育教学数字化模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马昱春教授受邀作了题为“大模型时代下AI如何助力课堂重构”的专题讲座。马昱春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生动地讲述了大模型究竟是什么,并表示“通用智能即迈向通用认知能力的未来范式”。在谈到面向教学的AI中,她展示了如何制作面向自己课程的个性化智能体,并根据自己的授课观察分享了AI在教学中的应用心得,以及利用DeepSeek重构教学的思考,从而探讨了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AI工具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未来时代下能够利用AI来提升自己。

马昱春教授作线上讲座

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许多教师表示,讲座中的实际案例和专家的经验分享为他们今后教学道路上的成长提供了宝贵参考,也让他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新方向。

(审核:李红捷)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