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4月28日电(通讯员 楼丝迪 宫立媛/文 楼丝迪 薛晴冉 丁仕涛 /摄影)近期,我校教务部、研究生院和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第十八期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基础班系列讲座,包括教育教学数字化模块、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块、教学方法与技能模块的五场讲座,培训有来自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和杭州国际校园的青年教师参训。

学院路会场

沙河会场

杭州国际校园会场
教育教学数字化模块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蒋玉龙教授受邀作了题为“智慧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探索”的专题讲座。他主要从智慧课程的构建,知识图谱的引入,AI智能体的训练与任务导向的教学设计等角度,介绍了智慧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探索。他表示AI对智慧课程的建设与数字化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在数字人、数字化平台的辅助下,通过混合式教学、翻转教学的等模式,让智慧课程起到正向赋能的作用,帮助学生高质量地学习和巩固。

蒋玉龙教授作线上讲座
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块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熊庆旭教授受邀作了题为“教学准备的内容和方法”的专题讲座。他从教学认识、教学内容、教学策划、实施方案这四个关键维度出发,深入细致地阐述了教学准备的内容、过程和方式方法。他指出,教师在不同的阶段,教学准备的重点和内容应因时而变。特别是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需着重了解这门课程的教学背景、了解学生并思考自我的教学发展。熊庆旭强调“教无定法,但教有定规”,要遵循认知规律、教育规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熊庆旭教授作讲座
教学方法与技能模块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刘儒德教授受邀作了题为“基于认知规律的课堂高效教学”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展开,通过现场的互动活动,刘儒德生动地讲解了工作记忆的机制及其对教学的重要启示。随后,他以实际教学案例详细介绍了认知负荷理论以及认知负荷的构成。最后,在高效教学设计方面,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刘儒德提出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安排教学任务量、建立认知结构、减少附加认知负荷。

刘儒德教授作讲座
我校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罗明强副教授受邀作了题为“精雕细琢方为器,干锤百炼始成钢——从教学比赛的视角看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他从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赛后延续助力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地讲解。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方面,罗明强从认识比赛、准备比赛、现场展示等方面入手,分享了丰富的磨课与备赛经验。他鼓励青年教师踊跃参与各类教学比赛,因为比赛不仅是教学技能的展示平台,更是与名师深度交流、汲取教学智慧的宝贵机会。他强调,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比赛,关键都在于“用心打磨”。

罗明强副教授作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王珏老师受邀作了题为“教师教学能力的三大基石”的专题讲座。他指出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学能力的三大基石。王珏以幽默诙谐的语言重点讲解了教学法知识,他强调“无问题,不学习”,需要通过恰当的问题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他详细介绍了建构主义的主要理念——经验性、情境性、主动性和协作性。他指出,理解必须从学生的原有经验出发,并强调了思想根源的重要性。

王珏老师作讲座
参训教师纷纷表示讲座的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指导与启发。他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所学理论与策略,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高效教学模式,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审核:李红捷)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