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11月17日电(通讯员 万寒)11月8日,在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指导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主办的计算机系统能力核心课程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高校的数十位计算机领域骨干教师共聚一堂,围绕新时期计算机系统能力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等内容深入研讨,并基于LoongArch自主指令架构的教学落地交流经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的十余位教师线上同步参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教学副院长杨海龙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正在深刻重塑计算机教育生态,系统能力培养已成为应对技术变革、培育卓越创新人才的核心抓手。新形势下需要全国高校协同创新,共建能够深入揭示系统运行机理、强化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课程体系,推动计算机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为虚拟教研室牵头单位,北航计算机学院分享了系统能力培养的整体思路与实施路径。高小鹏教授在主题报告中系统阐释了“软硬兼备、全栈贯通”的培养理念,提出通过构建权威评价体系与实施普惠教学计划两大举措,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北航计算机学院万寒副教授、王雷教授、杨建磊教授分别就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芯片设计实训三门核心课程分享了教学实践与创新探索。其中,芯片设计实训课程依托“北航-龙芯百芯计划”的长期积累,以本科生团队成功流片的Lain和EULA两款处理器为教学案例,系统贯穿从CPU核心设计、SoC集成到系统软件开发的完整流程,实现了全栈式能力培养。
在虚拟教研室的组织推动下,各参与高校展示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南京大学袁春风教授团队开发的LoongArch版教材与实验体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图谱;南开大学宫晓利教授创新提出“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差异化教学模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诚副教授构建了贯通本硕的编译教学体系。这些成果标志着基于自主架构的系统能力培养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本次研讨会是虚拟教研室推动课程共建与资源共享的重要里程碑。站在新的起点,虚拟教研室将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势,持续深化与龙芯中科等骨干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强跨校协同创新,为构建我国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审核:刘祥龙)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