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2018年4月23日报道:“月宫一号”实验基地开门迎客志愿者在“月宫一号”植物舱内记录、观察种植的作物。本报记者 洪星摄 科技日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操秀英)黄瓜挂在藤上,青青的麦苗露出头,紫色的茄子花开得正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基地里的场景让10岁的航天迷杜卓远惊叹不已。4月21日至22日,除杜卓远外,还有近600名公众走进“月宫一号”实验基地。据了解,...
《北
中国青年网2018年4月22日报道:北航“月宫一号”实验舱对公众开放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22日电(见习记者 王晓芸 实习记者 石倩颖)4月21日至22日,为迎接第三个“中国航天日”的到来,在“月宫365”实验还有不到30天即将完成之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月宫一号”科普基地。两天共开展16场开放活动,接待观众近600人。“月宫一号”实验室内实验人员正在工作。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石倩颖 摄...
《北京青年报》2018年4月22日报道:“月宫一号”首次开放参观本报讯(记者雷嘉)昨天,12岁的李台霖从北京东城区赶来,10岁的杜卓远从河南济源赶来,目的都是一个——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月宫一号”。在第三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和“月宫365”实验即将完成之际,“月宫一号”科普基地昨天和今天首次向公众开放,两天共开放16场,预计接待观众近600人。4月24日是第三个中国航天日,此时“月宫365”...
光明网2018年4月22日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月宫一号”开放日活动当日,为迎接第三个“中国航天日”的到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开放日活动。活动分两天,共开展16场开放活动,预计接待观众近600人。“月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统,它与外界密闭隔绝,内部是一个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的“生物圈”。(宋超摄/光明图片)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