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2019年8月4日头版“光明访名家”栏目专题报道我校高镇同院士:高镇同:研究“疲劳”的勤奋之人记者 刘博超 刘宇航 周艺珣深夜,静谧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家属院,年逾九旬的高镇同家总是亮着灯。每天下午起床,再工作到拂晓,这是他长期科研生活养成的习惯。高镇同1950年大学毕业,至今仍在发挥余热。在外,他是中科院院士、结构疲劳专家;在校内,他是北航首届立德树人奖获得者、捐资助学的慈善热心人、...
工信部网站2019年8月1日报道:第44届符号与代数计算国际研讨会在北航举办近日,由国际计算机学会(ACM)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第44届符号与代数计算国际研讨会(4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ymbolic and Algebraic Computation,ISSAC 2019)在北航召开。国内外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旨在交流、研讨计算机代数、符号计算及其交叉领域中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内容包括计算代数几何、符号数值混合计算等算...
工信部网站2019年7月31日报道:北航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五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和特色展示项目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9〕13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报的《构建“航小萱”新媒体矩阵,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荣获示范项目,全国仅十所高校获此殊荣。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部与光明日报于...
CCTV《新闻联播》2019年7月21日报道:第一次全国扫盲和统一高考【主持人】新中国成立前,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从1952年开始,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变。系列报道《新中国的第一》,今天带您走近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扫盲与统一高考。【解说】今年,全国统一高考有1031万人报名,是近十年来再次突破千万。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的80%以上都是不识字的文盲。1952年,快速识字法在全国推广。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全国扫盲,...
新华社2019年7月19日报道:人类登月50年后,中国为月球探索注入新的想象7月17日,北京王府井街头,一座为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的巨型金色宇航员雕像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此合影留念。赵磊摄 新华社发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三个金属舱里,储存着对中国未来太空计划的想象。在这里,名为黄粉虫的蠕虫是珍贵的“肉菜”;郁郁葱葱的“菜园”为宇航员供应着蔬菜、氧气和水,吸收他们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园艺活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