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创新进行时》2025年3月20日报道:“数智”飞行战点击图片观看视频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数字化赋能,在虚拟的数字世界里,孩子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了实际锻炼。如今,在虚拟仿真系统的加持下,“教育数字化”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航空航天的梦想正逐步走进现实。媒体链接:https://tv.cctv.com/2025/03/20/VIDETml6XFRIkIxrA4x8jDTT250320.shtml?srcfrom=baidualading&event2=bdtg_m2_hkaf...
光明网、北京时间2025年3月25日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捐赠150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月24日消息,3月21日上午,“姚骏恩·闫秋兰基金”捐赠仪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姚骏恩向北航捐赠150万元,用于支持学校微纳测控、光学工程及相关领域优秀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回首往昔,在北航任教的这些岁月,是我人生中最宝贵最幸福的时光之一。”姚骏恩表示,期待通过“姚骏恩·闫秋兰基金”,激发更多学生...
人民网2025年3月24日(李依环、实习生曹子味)报道:突破“指甲盖上站犀牛”高压强难题——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小型机器人漫步万米深海在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压强最高可达1.1亿帕,相当于一头一吨重的犀牛压在人的指甲盖上。如今,在这样的万米深渊,一台身长50厘米、体重仅1500克的小型机器人,却如游鱼般自在穿梭,甚至能变幻出足肢在海底漫步。科研人员利用机械臂将北航深海小型机器人投于马里亚纳海沟。校方供图马里亚...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年3月24日(记者何蕊)报道:支持师生发展,北航九旬院士捐赠150万“姚骏恩·闫秋兰基金”捐赠仪式近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年过九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姚骏恩向北航捐赠150万元,用于支持该校微纳测控、光学工程及相关领域优秀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回忆起在北航任教的时光,他说,希望这项基金能激发起更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索欲望,鼓励更多教师投身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1959年10月1日,北京展览馆中央大...
CCTV《新闻直播间》2025年3月22日报道:深海小型机器人海试获得突破多种模态丝滑切换万米深海行动自如【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把视线从太空转向深海。在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万米深渊压强相当于一个指甲盖上站了一头一吨重的犀牛,温度接近冰点。对于身长一米以内的小型机器人来说,这里的极端环境曾是禁区,会使他们举步维艰。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中科院深海所、浙江大学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发布了深海小型深潜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