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钻研 一生坚守——纪念王俊奎诞辰112周年 通讯员 史恒瑞 他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享誉盛名的“王氏公式”——加筋筒轴压临界应力公式的创始人。从山西省广灵县的小山村里走出来的王俊奎,潜心钻研,一生坚守,用超凡的努力与能力,在加筋圆柱壳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先驱性成果,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固体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 寒门贵子 上下求索
《中国教育报》2020年4月25日要闻版报道在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馆举行的“北航带你遨游空天”云直播: 航天日 院士带你游星海 本报北京4月24日讯(记者 赵秀红 通讯员 王晴)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上午9时,“北航带你遨游空天”云直播在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馆举行,直播中,院士、科学家、青年学子以亲身讲述的方式带领公众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发展成就
中国网2020年4月25日报道: 北航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工作的老科学家回信 中国网讯 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孙家栋、王希季、戚发轫等11位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回信
CCTV-新闻2020年4月24日报道我校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活动: 第五个中国航天日 戚发轫院士寄语学子:航天强国靠你们 【主持人】: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韧院士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一场云直播和学子们分享了研制故事,寄语青年学子。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 戚发轫:“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了50周年,对我这个参与者来讲,还是很怀念那段过程的。我们老一代人完成
CCTV-新闻2020年4月24日报道我校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活动: 第五个中国航天日 戚发轫院士寄语学子:航天强国靠你们 【主持人】: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韧院士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一场云直播和学子们分享了研制故事,寄语青年学子。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 戚发轫:“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了50周年,对我这个参与者来讲,还是很怀念那段过程的。我们老一代人完成
特殊时期,师生不能如期返校,图书馆经过与资源提供方积极联络,为我校师生申请开通了数据库的特别访问权限,不仅拓展了已购置资源平台上的访问内容,丰富了资源访问方式,而且新增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资源的试用权限。希望在数据库商与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图书馆为我校师生获取相关学术资源提供便利,充分保障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一、Elsevier ScienceDirect全库电子图书 资源简介:Elsevier
《北京日报》2020年4月25日报道北航云课堂邀院士讲述“东方红一号”往事: 北航云课堂邀院士讲述“东方红一号”往事 本报讯(记者 任敏)昨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启一场云课堂,中国工程院院士、“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戚发轫以及“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北航教授刘红担任“科普主播”,讲述“东方红一号
人民网2020年4月24日报道: 科学家上线当主播、“云观赏”飞机火箭—— 第五个中国航天日 北航系列活动带你“遨游”空天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今日上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的“北航带你遨游空天”云直播活动中,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戚发轫院士现身镜头,讲述“东方红一号”上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年4月24日报道: 北航师生热议习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庆玲)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3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
《北京晚报》2020年4月24日报道我校航天日活动: 院士、教授齐变“主播” 教你如何“太空生存” 戚发轫北航讲述“东方红一号”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记者 任敏)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启一场盛大的云课堂,中国工程院院士、“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戚发轫以及“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北航教授刘红均化身
共有 25,76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577 页 当前第 1,30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