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已去,风范长存 ——追忆北航机械学院教授郭可谦先生 一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好老师、好长辈,郭可谦老先生定格在了97岁,永远离开了我们,而对他的敬仰爱戴之情,依然在回忆传颂…… 郭可谦先生是我校建校元老、中共党员、机械学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先生籍贯福建省福州市,1923年4月出生于北平(现北京),1947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飞机结构力学专业,随后赴四川大学航空系任教
人民网2020年3月9日报道; 战“疫”路上的北航“玫瑰” 微雨新卉,杏花绽蕾。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北航女教职工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3月6日下午2:30,北航举办了“战疫路上的北航玫瑰”——迎三八妇女节女教职工代表、女学生代表线上座谈会。 她们或是女儿,或是妻子,或是母亲……每每想到她们,你会用什么词语来描绘,是萌、甜美,还是温柔、优雅。其实,坚毅、担当、激情、勇敢……同样是
北航新闻网3月9日电(通讯员 魏盛兴)为深入贯彻国家、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部署,严守党政纪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学校疫情期间的各项工作安排和对于师生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为疫情防控的中长期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守锷书院第一时间围绕疫情防控、学业指导、健康生活、管理服务四个方面制定《守锷书院疫情期间工作方案》,引导广大师生。 总体把握 科学部署 全员落实疫情防控 在北航学院的领导下,守锷书院
北航新闻网3月9日电(通讯员 梁伟涛)“都说黎明前是最黑暗的,但是总有星星之火,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有那么多跟我年龄相仿的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材料学院2017级本科生任婕参与无偿献血和防疫志愿工作的初心。 在接到学校共青团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后,任婕先是参与了抗击疫情无偿献血,之后仅经过短暂休养,她又
师生合力 逆风前行 ——北航学院师生抗“疫”行动 通讯员 高原 何颖 2020年伊始,忙碌的人们因为一场疫情停下脚步,武汉封城、多地的防疫一级响应、空无一人的影剧院商场……面对严峻而复杂的疫情形势,北航学院师生积极应对,融入“抗疫”一线,坚守岗位一线。 向前 在疫情最重的湖北,师生们的情况始终让学院牵挂着。2月初,学院班子成员、书院院长及专职辅导员与目前在湖北的133名师生连线,出现在视频中
《中国教育报》2020年3月9日要闻版报道我校女教职工和女学生代表在线分享抗疫故事: 战“疫”路上的“铿锵玫瑰” ——北航女教职工和女学生代表在线分享抗疫故事 本报记者 赵秀红 通讯员 王晴 “要当‘女主播’了,老师们怕讲解不够清楚、怕不熟悉直播软件、怕自己不漂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洪冠新在连线中分享女教师的故事。3月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战疫路上的北航玫瑰
巾帼不让须眉 ——数学科学学院女教师风采 通讯员 李田田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原本正常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而有这样一群人却按下了传递知识、传播爱的快进键。面对疫情,数学科学学院全体女教师迅速调整状态迎接挑战,响应学校学院各项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网络教学的战斗中。 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数分教学组展开特色工作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展开,数学分析课程组为应对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带来的新挑战
惟希望也 故进取 ——北航学院程序设计大类核心课程群“湖北加油防疫专题”练习赛纪实 通讯员 罗慧诗 缘何起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当前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以在线远程医疗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大显身手,其中涉及的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都是以本学期大一同学将要学到的编程为基础的。 2020年春季学期,北航学院航空航天大类1500余名大一学生将修《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C语言程序设计
北航新闻网3月9日电(通讯员 谢正洋)虽然当前疫情形势严峻,但是北航全体师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积极贯彻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力保障了线上教学的正常运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师们积极备课、全力以赴,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堂精彩的线上专业课。然而,在这一堂堂课程的背后,还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默默无闻但又勤勉认真,耐心细致并且不辞辛劳。他们由我们的学生们组成,是教学队伍的重要成员
民建北京市委员会2020年3月4日报道: 战“疫”在基层 民建海淀北航支部主委显担当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及早发现传染病疫情苗头,数次提交针对性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发动全市民建会员乃至身边所有人捐款捐物,12天募捐12万余元;甚至使出“浑身解数”帮助素不相识的“老乡”在武汉辗转入院治疗……这一个个战“疫”小故事,都发生在北京民建一名基层支部主委一人身上…… 李平,民建会员,北航支部主委
共有 25,81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582 页 当前第 1,34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