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9月17日电(通讯员 李慧)近日,第41届IEEE国际软件维护与演化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Maintenance and Evolution, ICSME 2025)在新西兰奥克兰举办。ICSME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软件工程领域B类国际学术会议,历史悠久、影响力广泛,是全球软件维护、演化与分析研究社区交流
北航新闻网9月17日电(通讯员 李裴林)9月11日下午,巴西IMPA所长、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Marcelo Viana院士做客北航大讲堂,主讲《Repellers of random walks(随机游走的排斥子)》讲座。来自数学科学学院、沈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十余个学院总计20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本次讲座通过“数学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华罗庚数学实验班)虚拟教研室”平台同步线上直播
北航新闻网9月17日电(通讯员 于昌平 尹思博 于昔正/文 王浩然 王希尧/摄影)2025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铎声启航实践队45名队员奔赴吉林松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联合宁江区实验小学、宁江区伯都讷小学,面向当地100余位学生开办了为期一周的“童声颂国安,奋辑启新程”暑期国家安全科普夏令营,深入宣讲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丰富东北地区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添砖加瓦
微言教育2025年9月16日(张盖伦、陈可轩)报道: “桂海潮教授,在北航等我!” 巍巍学府,弦歌不辍。大学校园里,一座座博物馆珍藏文明记忆,一间间校史馆铭刻奋斗足迹,一幢幢图书馆承载智慧结晶,一栋栋老建筑见证时代变迁。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里,一群中学生与航天员桂海潮有了一次奇妙偶遇,一位同学激动表白“桂海潮教授,在北航等我!”今天,微言教育“校馆弦歌·弘扬科学精神”系列,为你讲述背后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头版2025年9月15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见习记者 王璟瑄)报道: 致敬历史!那些展品背后的星辰大海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作为学术重镇、文教高地,不少高校有自己的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这些场馆不仅是高校历史、文化和精神的缩影,更因为不同高校的术业专攻,得以从不同维度记录国家发展历史中的方方面面。在这些高校场馆展示的每一桩历史事件、每一份
新京报客户端2025年9月16日(记者 刘洋 李木易)报道: 博物馆成育人阵地,院士刘大响、航天员桂海潮在北航博物馆开讲 当日,北航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北航教授、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以及北航的思政课教师、青年教师们走进博物馆,为学生们带来最具航空航天特色的生动课程。 成为精品课、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实践基地,展示红色基因的传承、“写在祖国蓝天上的论文”,传播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科技
微言教育2025年9月16日(张盖伦、陈可轩)报道: “桂海潮教授,在北航等我!” 巍巍学府,弦歌不辍。大学校园里,一座座博物馆珍藏文明记忆,一间间校史馆铭刻奋斗足迹,一幢幢图书馆承载智慧结晶,一栋栋老建筑见证时代变迁。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里,一群中学生与航天员桂海潮有了一次奇妙偶遇,一位同学激动表白“桂海潮教授,在北航等我!”今天,微言教育“校馆弦歌·弘扬科学精神”系列,为你讲述背后的故事
中国新闻网2025年9月16日“校馆弦歌”栏目(周昕)报道: 博物馆里的“开学第一课”:院士、航天员共传航天精神 正值开学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新生胡永旭,在博物馆里上了“开学第一课”。 在位于北航校园里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300多件国内外公认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航天展品,将一代又一代空天人的探索生动呈现给世人,激发起学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求知热情
《新京报》2025年9月16日整版(新京报记者 刘洋)报道: 博物馆成育人基地,院士刘大响、航天员桂海潮在北航博物馆开讲 “航天大思政”在博物馆开课 成为精品课、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实践基地,展示红色基因的传承、“写在祖国蓝天上的论文”,传播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科技成果……9月11日下午,在“校馆弦歌”专题活动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成为各媒体关注的“主角”。当日,北航教授
| 共有 26,41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642 页 当前第 3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