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2018年4月21日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月宫一号”开放日活动公众冒雨与“月宫一号”“亲密接触”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李江涛)21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室公众开放日的第一天,数百位各界人士冒雨赶来参观,聆听科研人员的讲解,近距离了解正在进行的“月宫365”实验。“月宫一号”首席科学家、北航教授刘红告诉记者,“月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
中国日报网2018年4月21日报道:北航面向公众开放“月宫一号”科普基地中国日报网4月21日电 2018年4月21日,为迎接第三个“中国航天日”的到来,在“月宫365”实验还有不到30天即将完成之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向公众开放“月宫一号”科普基地。活动分两天,共开展16场开放活动,预计接待观众近600人。“月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统,更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四...
北航新闻网4月20日电(通讯员 丁映中)4月17日下午,我校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基础班开班典礼在主M教学楼304教室举行,黄海军副校长出席并发表讲话。原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维维教授,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研究生院负责人,培训顾问和74名青年教师参加开班典礼,典礼由教务处王祖林处长主持。黄海军副校长首先从“立师德”的角度强调了培训的重要意义。身为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转变重...
编者按: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专版聚焦北航“月宫一号”科研团队,用近6000字的篇幅深度报道了“月宫一号”科研团队苦心钻研14载,从“没人相信”到“成功运行”,终于使“闭环回路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的事迹,生动展现了以刘红教授为代表的北航人在科研道路上始终坚守的“痴心”“恒心”“用心”“信心”。北航新闻网现转载报道如下,以飨读者。仰望星空,在“大罐子”里测试...
北航新闻网4月20日电(通讯员 贾爱平/文 王佳发/摄影)4月18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主办的“吉祥圣境——青海热贡扎西朗灯唐卡艺术作品展”,在北航艺术馆正式开展。作为“北航艺术馆2018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览”的重点主题活动之一,本次展览共展出青海热贡非遗传承人扎西朗灯近年来创作的唐卡艺术精品近40幅,受到师生和社会观众的关注和好评。19日下午,在北航艺术馆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