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7月11日电(通讯员 张超)近日,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项目结果公示,全国2069项作品入选104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娜娜、张超共同指导,张硕、李忻远、赵映然、姜昭、崔珺涵、夏雨梦等6名学生组成团队联合申报的2项作品成功入选。
“大思政课”手绘地图项目是教育部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重要举措,旨在加快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标识性和故事性的“大思政课”工作品牌,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项目启动以来,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深度学习、集中研讨、反复打磨,共提交了7项作品。最终入选的2项作品分别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超主讲的《北京一号》、硕士研究生张硕主讲的《探索浩瀚宇宙科技自立自强》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资源和“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手绘元素”。这些作品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独有的馆藏资源,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北航人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典型事迹和辉煌成就,生动诠释了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
2024年,我校党委宣传部启动“大思政课”示范项目建设工作,依托该项目,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航空航天博物馆积极探索“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创新模式。本次两项作品的入选,充分体现了我校“大思政课”建设取得的进展。
据悉,该“大思政课”手绘地图项目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已上传至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平台,并面向全国展播。我校将继续深入挖掘校园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多元机制,持续推出特色化、实物化、智能化的实践教学成果,着力提升学校思政课育人成效。




(审核:赵义良)
编辑:史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