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8名师生获2025年度宝钢教育奖

发布时间: 2025-11-24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11月24日电(航宣)近日,2025年度宝钢教育奖评审结果揭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名师生获奖。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张有光教授、经济管理学院秦中峰教授、物理学院金硕教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泽商获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致尧、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董家宝、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聂嘉辰、宇航学院张默涵获宝钢优秀学生奖。

宝钢教育奖是宝钢教育基金会支持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主要的公益事业,是国有企业出资设立,政府支持指导,专家咨询策划,高校积极参与的全国最具知名度的教育奖项之一。该奖项旨在奖掖优秀人才,力行尊师重教,推动产学合作,支持教育发展。

宝钢优秀教师奖

张有光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学咨询专家组长,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总教练,士谔书院学业总导师。从教34年来,潜心教书育人,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将师范教育、科研经历、人文爱好融入教学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北京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榜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团队负责人。

引领“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课程改革,始终坚持专业导论不仅要展现专业魅力,更要让大学教育理念走进学生心灵。先后获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配套的慕课上线“爱课程”“智慧树”。《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获工信部“十二五”“十四五”规划教材、北京高校本科优质教材(重点),累计发行十万多册。他带领团队探索“四结合”小班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了螺旋式递进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秦中峰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副主任,学院低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任教以来,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严谨治学,担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钟家庆运筹学奖、北航教学名师和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分管本科教学期间,探索无障碍专业流动机制,推动了数据科学与经管专业深度融合;担任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北京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等,构建了数智化融合创新的经济统计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深耕MBA教育,国内较早打造大数据+工商方向的培养特色,带领MBA项目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档。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关心学生全面成长,累计培养毕业博士硕士百余人,数十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等。长期从事数据分析与管理决策等研究,出版一部专著,发表SCI/SSCI期刊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面上等项目6项,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连续上榜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等。注重科教相融,指导学生获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一等奖等。

金硕

物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21年来,秉承“知识-能力-价值”统一的教学理念,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评北京高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北航“立德树人”优秀奖、教学名师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等。

主讲“力学”、“理论力学”等6门课程,基于物理思维生成和发展持续扩展和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精准施教,提升育人实效。坚持科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构建“两融合一定制”课程体系,推进“双式一化”“核聚变”人才培养;以“基本理论-专题拓展-开放课题”为主线,创建课内外协同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基于知识内化带动能力提升;聚焦创新和思辨两大关键能力,在国内率先开展辩论赛新模式毕设。负责的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北京优质本科课程、北京优质本科教案等。指导学生获核工业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奖、周培源力学竞赛一等奖等,指导青年教师获教学比赛奖励十余项。

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

李泽商

李泽商,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力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师从王磊教授,研究方向为跨尺度结构不确定性拓扑优化。面向国家对先进飞行器结构轻量化与安全保障需求,以拓扑优化方法“能用-实用-好用”为研究路线,一作/学生一作发表论文12篇(Q1区SCI论文11篇),SCI他引4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3篇(热点论文1篇);学生一作授权/受理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主持北航博士生卓越学术基金项目,核心参与国自然、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等10余项。连任3届研究生党支部委员,协助开展支部活动;担任社会实践队长,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协助指导本科毕设并获优秀毕设,担任多门核心课程助教。荣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2次)、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北京一号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三好学生、优秀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奖励20余项。

宝钢优秀学生奖

张致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2023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学习成绩优异,本科前两学年总绩点3.83,学年综合成绩95.70,成绩排名年级第一(1/124),曾获校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文艺优胜特等奖学金等15项奖学金及荣誉称号。参加多项学科竞赛,获得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A类)二等奖等奖项。科创成果丰厚,积极跟随导师研究新型热电材料,共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一作一篇(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Q1,IF=24.4),以共同发明人身份受理国家专利一项,带领本科生团队获得第十九届“挑战杯”国赛主赛道特等奖、2025首都挑战杯主赛道一等奖、2025冯如杯主赛道一等奖等奖项,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参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本科生“启研计划”项目和北航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热心服务同学,累计参与7项学生工作,志愿北京累计服务时长532小时。坚持兴趣培养,作为北航学生合唱团成员,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合唱,获得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金奖等奖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2024年北航社会实践中被评为先进个人。

董家宝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生。师从任磊教授,面向国家智能制造重大需求,围绕工业具身智能开展创新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北航博士生卓越学术基金。作为学生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级项目,相关成果应用于多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10余个行业大型制造企业。获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2,学生第1)及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4)、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大赛一等奖、国家奖学金等奖励荣誉10余项。博士综合成绩年级第1,在IEEE汇刊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包含ESI热点论文、ESI高被引论文、IEEE TCYB期刊Top1最受欢迎论文等代表性成果,谷歌学术引用10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及软著10余项。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参研IEEE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5项,协助推动国内外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担任党支部支委,多次主持服务党建活动,深度协助推进支部创新基金重点项目落地,助力支部争先创优。

聂嘉辰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22级博士生,中共党员。师从丁立教授,聚焦航空航天人因工程领域人体特种防护精准评价的需求,针对现有暖体假人仿生测试装备动态控温的技术局限性问题,将先进传感、传热模拟与智能算法相结合,系统提升暖体假人的控温性能,已在生物传热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十余篇SCI论文,研究成果突破暖体假人双向控温、类人自主调节的瓶颈问题,申请3项发明专利,所研样机已投入国内运动品牌头部企业研发中心实际应用。不仅学术能力突出,更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与学生工作,曾担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730小时,先后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2022年北京冬奥会住宿志愿者志愿服务,并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研究生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国茅台·国之栋梁”本硕博优才计划等荣誉奖励15项。

张默涵

宇航学院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中共党员。成绩优异,大一学年分流排名3/901,大二专业分流加权平均成绩排名2/164,获评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年)、北航优秀生(连续三年)、冯如学海领航之星(书院最高荣誉)、校级三好学生、校级学科竞赛特等奖学金等荣誉奖励。积极投身竞赛,先后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首都“挑战杯”一等奖及冯如杯科创竞赛二等奖(两次)等十余项奖项。致力于大语言模型推理与强化学习研究,已在NeurIPS(CCF-A类人工智能全球顶级会议)成功录用三篇论文,其中包含一篇第一作者论文与一篇Spotlight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积极投身学生工作,连续四期担任北航党校学生干事,现任副总干事,曾任大班长和大班学习委员,担任小班团支书并带领本支部获校级优秀团支部,曾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素材来源:教务部 学生中心)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