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11月26日电(通讯员 连若木)11月2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宓奇一行到访我校,围绕大中衔接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展开交流调研。我校副校长邓怡、副校长吴江浩,教务部、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学校负责人及部分学院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交流。会议由吴江浩主持。

教务部部长钱政系统介绍了北航在大中衔接育人体系方面的特色布局、科技课程建设成果及未来发展思路。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马锐重点分享了北航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机制。在随后的交流中,双方围绕“大中衔接育才选材、科技课程共建、育人机制协同创新”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共谋合作新篇章。
宓奇对北航在大中衔接方面的系统规划与资源支持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小学与高校肩负着共同使命——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未来视野的新一代人才。北航在大中衔接方面已形成系统布局和深刻理解,为双方深化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人大附中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系统规划未来五年合作路径,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将共识切实转化为课程建设与教学成果,开启合作新阶段。
吴江浩在发言中指出,双方合作将立足“模式升级”,着力构建“需求牵引、制度保障、资源协同、成果导向”的新型合作机制。他强调,要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未来课程形态、教材建设、教师能力提升、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等方面开展前瞻性探索,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大中衔接“北航-人大附中样本”,为全国大中衔接实践贡献智慧。
邓怡从招生与人才培养联动的角度,阐释了北航在大中衔接方面的系统理念。她指出,学校将通过教学课时认定等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中学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探索高中阶段“课程积分制”与“学分认定”等衔接机制。北航将持续推动优质师资、课程与实验室资源向中学阶段延伸共享,实现从兴趣激发到专业发展的全链条贯通。她表示,北航将与人大附中一道,持续深化合作,携手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大中衔接新范式,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探索新路径。
会前,宓奇一行还参观了北航教学运行服务中心、智慧教室等。

自去年秋季起,北航已在人大附中陆续开设多门科技前沿课程,覆盖飞行器系统设计、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实现从“兴趣启蒙”到“系统建构”的贯通培养,教学成效显著,深受师生好评。此次交流标志着北航与人大附中的合作迈入系统性、机制化、创新驱动的新阶段。未来,双方将在课程共建、平台共享、师资共培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创新教育协同体,为新时代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注入新动能、开拓新格局。
(审核:钱政)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