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18年5月16日报道: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综合实验“月宫365计划”圆满结束——我在“月宫”这一年赵婀娜 滕 菲志愿者刘慧(前)在收集舱内种植的蔬菜,做出舱准备。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志愿者顺利出舱,并给大家带来“月宫”特产。 宋超摄5月15日,捧着亲手在“月宫”种植的大豆、小麦、胡萝卜、西红柿等粮食蔬菜,“月宫365”实验第三阶段的4位...
光明网2018年5月15日“光明图片”栏目报道:北航"月宫365”实验圆满成功5月1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内,为期365+5天的世界上时间最长的“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据了解,该项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至2018年5月15日出舱,共历时370天,实现了闭合度和生物多样性更高的“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循环运转,且保持了人员身心健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
中国青年网2018年5月15日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第二十八届“冯如杯”竞赛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5日电(见习记者 王晓芸) 5月12日至1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二十八届“冯如杯”竞赛项目成果展暨北航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推介会在学院路校区新主楼二层环廊举办。据了解,本届竞赛参赛作品与参赛人数再创新高,创意大赛参赛项目2252项、科技创新大赛参赛项目683项、创业大赛参赛项目67项、总计5413人次参赛。图...
中国青年网2018年5月15日报道:“月宫365”实验圆满成功 志愿者实验舱内坚守370天创世界纪录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5日电(见习记者 王晓芸 通讯员 余敏 史越) 5月1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内,备受关注的“月宫一号”实验舱缓缓开启舱门,参与实验的 4位志愿者微笑着走出“月宫”,手里还拿着亲手在“月宫”种植的大豆、小麦、胡萝卜、西红柿、草莓等,分发给舱外欢呼着祝贺他们的人群。至此,“月宫一号”内进行的为期370...
中国科学报网2018年5月15日报道:“月宫”里种大豆是一种什么体验?摄影:孙也程来自“月宫”的零添加、无污染果蔬,应该是最正宗的无公害绿色食品了吧?记者今天有幸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品尝到了。5月15日,刘慧、刘佃磊、胡静斐、高寒4位志愿者,带着亲手种植的大豆、小麦、胡萝卜、西红柿、草莓,迈出“月宫一号”舱门,迎来“外面”的阳光和风。至此,历时365+5天的“月宫365”实验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