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年1月25日报道:创造精彩!北航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举行创造力的火花绽放在这个寒假,科学的种子深埋在青春的心间。1月13日至1月2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青少年高校营活动在北京学院路本部和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两地同时开展。活动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策划并主办。此次高校营面向全国初高中生开放招募。北航学院路本部迎来33名青少年,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则有41名青少年参与了高校营...
科学网2025年1月24日(陈彬)报道:遥远地球空间发出的合声首次被听到1月23日,《自然》期刊在线报道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曹晋滨团队与来自美国和瑞典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地球空间合声(chorus)触发机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该团队该工作打破了学术界关于合声波只能在地球偶极磁场控制的近地区域出现这一持续70多年的传统观点,首次发现在距离地球16万公里的非偶极磁场中性片区域也会出现...
现代教育报强国号2025年1月26日(记者赵艳国)报道:打破70多年传统观点,中国科学家首次听到地球空间合声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曹晋滨院士团队刘成明等人与合作者首次聆听到遥远地球空间发出的合声,相关成果已经发表于2025年1月23日的《Nature》杂志上。该工作打破了学术界关于合声波只能在地球偶极磁场控制的近地区域出现这一持续70多年的传统观点,首次发现在距离地球16万公里的非偶极磁场中性片区域也...
现代教育报2025年1月25日(记者赵艳国)报道:打破70多年传统观点,中国科学家首次听到地球空间合声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曹晋滨院士团队刘成明等人与合作者首次聆听到遥远地球空间发出的合声,相关成果已经发表于2025年1月23日的《Nature》杂志上。该工作打破了学术界关于合声波只能在地球偶极磁场控制的近地区域出现这一持续70多年的传统观点,首次发现在距离地球16万公里的非偶极磁场中性片区域也会出现...
BRTV新闻2025年1月24日(记者崔倩)报道:遥远的“宇宙合声”被听到!(记者崔倩)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与美国、瑞典的科研人员合作,首次聆听到遥远地球空间发出的合声。这项工作打破了学术界关于合声波只能在地球偶极磁场控制的近地区域出现这一持续70多年的传统观点,首次发现在距离地球16万公里的非偶极磁场中性片区域也会出现合声波,其产生机制也与传统的合声波产生机制不同,来自于非线性波粒相互作用。相关成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