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3月20日电(通讯员 丁琴)3月19日,北航“智能+”系列学术交流研讨会首次在线上举行,校党委书记曹淑敏、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郑志明出席会议,科学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无人系统研究院负责人及全校200余位教师参加会议。 曹淑敏在会议致辞中谈到,人工智能是当前世界广受关注的科技前沿,是引领世界发展的新动力,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北航新闻网3月20日电(通讯员 谢正洋)3月18日下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了主题为“不惧风雨,勇担大任”的“学习日”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分团委书记、专兼职辅导员参加了本次学习日。 不惧风雨勇担大任 青春之花绚丽绽放 学院三个本科生党支部分别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党员同志们一致认为,这封信更是写给所有的“90”后青年以及青年党员,体现
北航新闻网3月20日电(通讯员 冀赵杰)2020年3月18日是中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元老”陆士嘉先生诞辰109周年纪念日,士嘉书院以梦拓小组为载体,组织开展主题为“讲述陆士嘉故事,传承陆士嘉精神”的“学习日”系列活动,通过丰富的形式,带领学生走近陆士嘉先生航空报国、甘于奉献的一生,引领学生树立空天报国远大理想,传承陆士嘉精神。 梦拓小组首先线上集体参观陆士嘉网上纪念馆
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该项赛事自创立六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历届赛事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今年将由历史悠久的中南大学承办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 为选拔、指导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大赛,北航自2016年开始举办大赛的校内热身赛,并得到了来自航空工业611所的大力支持,校内热身赛被正式命名为“611杯”北航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如今,第五届
北航新闻网3月20日电(通讯员 郝彩林)受疫情影响,各高校纷纷转变教学模式,探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比,在线教育的最大挑战在于,无法借助语言、眼神、肢体等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因此,如何有效开展线上授课的互动,物理大类课程组教师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制定了较为系统的线上互动方案。 增强课程趣味性 促进学生与屏幕的互动 线上教学,交互方式不再是面对面的人际交互,而是人机交互。“学生长时间观看
疫情面前 勇者当先 ——记支援北航北区项目特殊行动 王剑 2020年的春节,随着武汉新冠肺炎的爆发,大街小巷几乎看不到任何身影,家家户户都紧闭大门,人人都足不出户,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共同防控阻击疫情。 作为物业服务人,大都放弃休假,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疫情防控紧张的忙碌着。2020年2月13日傍晚,正在家中休息的我突然接到项目总经理的电话:北航北区项目出现特殊情况,有一名员工出现发热现象
《中国教育报》要闻版2020年3月20日报道北航首场博士论文“云答辩”完成: 因疫情影响,一些高校组织研究生学位论文远程答辩 北航首场博士论文“云答辩”完成 赵秀红 本报讯(记者 赵秀红)3月14日12时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场博士学位论文线上视频答辩完成,答辩人周建山的论文获全票通过。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2020届研究生也将像周建山一样,在家完成学位论文的线上答辩,成为我国学位授予历史上
《中国教育报》要闻版2020年3月20日报道北航首场博士论文“云答辩”完成: 因疫情影响,一些高校组织研究生学位论文远程答辩 北航首场博士论文“云答辩”完成 赵秀红 本报讯(记者 赵秀红)3月14日12时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场博士学位论文线上视频答辩完成,答辩人周建山的论文获全票通过。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2020届研究生也将像周建山一样,在家完成学位论文的线上答辩,成为我国学位授予历史上
北航新闻网3月20日电(通讯员 姜宇)3月18日下午,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本科生各年级党支部开展本学期第二次“学习日”。在本次“学习日”活动中,各支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开展学习与热议,在此基础上,各支部结合学期初制定的党支部学习大纲开展了相应的特色学习活动。 学习讲话精神 热议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
北航新闻网3月20日电(通讯员 张凯宁)士谔书院以思政学习、朋辈辅导和交流研讨为主要形式,依托学生梦拓小组开展了第四周“学习日”。“学习日”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实际需求,围绕政策学习实践、文艺作品欣赏、居家生活交流等开展活动。 需求引领 统筹规划 做好学生自主学习阶段的知心人 为进一步开展好“学习日”,书院各大班辅导员提前召开“辅导员+梦拓”线上联席会,发布并解读了《士谔书院2020春季学期
共有 25,81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582 页 当前第 1,33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