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开启了我国迈向航天大国的征程。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为生动展现“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学习太空科学
北航新闻网3月19日电(通讯员 苏力)3月19日上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黄侃到我校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我校副校长黄海军、党委副书记赵罡,北京市教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我校学生工作部、国际交流合作处、后勤保障处、国际学院负责人等参加。 黄侃实地检查了我校疫情防控期间留学生宿舍管控与中外学生管理服务的情况,了解校园物资保障措施,并与留校留学生亲切交谈,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与思想动态
工信部网站2020年3月19日报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高校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部属高校党委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多措并举推动部属高校加强思政课建设。部属各高校党委全面贯彻党
强化电子学术资源服务,高效保障师生线上开学 郭姝 2020年新春佳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席卷武汉市、湖北省之后,蔓延全国。面对肆虐的疫情,为坚决防止开学季疫情在学校的蔓延,延期开学成为其中一项重要举措。1月底,教育部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代替传统课堂教学,让“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落在实处,保障全国大中小学学生学业不耽误。 为保障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文件精神,根据分管
育人至上 人格与体魄并重 岳文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武汉尤重,我本科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都在武汉,对这片热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身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一名体育人,我十分清楚在这场疫情战中,其最终考验的必然是全体国民的免疫力,而我国长期坚持举国体制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人民体质”就是人民群众免疫力的坚实基础和根本保障。介于此,如何发挥高校体育
现代教育报客户端2020年3月18日报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抗疫”专题思政课 3月18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守锷书院党建工作坊开展第四周“学习日”线上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娜娜老师讲授的“大国战疫”系列专题思政课第一讲——《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抗疫的三种面孔》云端开讲。校党委书记曹淑敏、党委副书记赵罡在如心会议中心观看了课程直播。 直播中,刘娜娜老师通过分析伴随疫情而来的复杂斗争形势,用
北航新闻网3月18日电(记者 王晴/文 邸白鹭/摄影)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疫情防控的战场,是思政课在当下最生动的课堂。 3月18日下午,守锷书院第四周“集体学习日”活动举行,本次“学习日”活动把“云端”课堂与战疫现实有机结合,聆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娜娜讲授的“大国战疫”系列专题课——《疫情初期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抗击疫情
关键时刻 敢于冲锋——卢小祝同学抗疫事迹 谢正洋 卢小祝,中共党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师从苏东林院士,担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老家安顺市普定县鸡场坡镇落东村,协助村委开展流动人员的排查、登记、管控及体温监测工作。 踊跃参与,做疫情防控“宣传员”。卢小祝协助村委、卫生员,利用宣传车、宣传单等,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措施,最大
停课不停教 居家不停研——将防控疫情和教学、科研相结合做贡献 赵东宇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除了做好自己和家人防护,保证全家人的健康外,还认真工作,将防控疫情和教学、科研相结合,力争做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 停课不停学 停课不停教 处于教学一线,不畏困难、精心准备、全情投入线上教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响应教育部号召和学校教学安排,我认真对待线上教学。精心准备教学材料;由于学生
北航新闻网3月18日电(通讯员 赵力元)一场突发的疫情,对本科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战疫的关键时刻,为坚决落实好学校“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机械学院《航空航天制造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全体教师,坚持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应对、充分准备,确保在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机械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7版培养方案中,《航空航天制造工程基础》是六大核心课程群之一——“制造”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重点
共有 25,81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582 页 当前第 1,336 页 |